5月19日,深交所2025年全球投资者大会在深圳召开。除围绕科技与地缘变局下的中国经济、全球经济趋势和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创投资本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等三大主题的主旨演讲外,下午议程还设置了多场圆桌讨论。
在“活跃并购重组,培育新质生产力”主题专场中,深交所创业板公司管理部总监徐正刚以“发挥并购重组主渠道作用,积极支持培育新质生产力”为题发表演讲,从四大维度解读深市并购重组最新动态:包括并购重组对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价值、政策工具箱的持续扩容、市场改革成效的集中体现,以及下一阶段活跃市场的具体部署。
科技创新成市场竞争的主战场
徐正刚指出,当前,全球正在迎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科技创新已成为市场竞争的主战场。
同时,中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资本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重要平台,可汇集各类要素资源,助力企业科研攻关、转型升级。其中,并购重组作为资本市场核心工具,在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产业整合升级、畅通创新资本良性循环、提升上市公司竞争力和投资价值、助力企业全球化布局等领域的作用日益凸显。
接着,徐正刚回顾了2024年以来并购重组政策脉络。2024年4月,新“国九条”提出,多措并举活跃并购重组市场。2024年9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并购六条)。2024年12月,商务部等六部委修订《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允许外国自然人对A股上市公司实施战略投资,允许以非上市公司股权支付对价,支持跨境换股并购交易。
上周末,证监会还发布了最新修订的《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深交所也同步修订和发布配套规则。
在一系列政策引导下,深圳、上海等多地也陆续发布行动方案,支持企业通过并购重组整合地方产业资源、盘活存量资产。
“并购六条”作为本轮并购重组改革的核心文件,主要可从四方面看文件核心内容。
一是支持上市公司向新质生产力转型升级,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开展以转型升级为目标的跨行业并购,有助于补链强链、提升关键技术水平的未盈利资产收购。
二是鼓励加强产业整合,支持上市公司之间的吸收合并,支持私募基金收购上市公司。
三是提升监管包容度,包括重组估值、业绩承诺、同业竞争、关联交易等。
四是提升重组交易效率,鼓励上市公司综合运用多元支付工具,建立重组简易程序。
此外,在提升中介机构服务水平、依法加强监管方面,文件也提出了具体安排。
深交所充分发挥监管服务优势和平台作用。
一方面,着力提升审核制度的包容性、适应性,落实重组项目分类审核机制,对公司信息披露考评为A、证监局规范运作评价为A、独立财务顾问执业质量评价为A的项目,减少问询轮次和问题数量,优化审核内容,提高审核效率。
完善小额快速"审核机制,最近12个月交易金额不超过5亿元,或发股数量不超过5%且交易金额不超过10亿元的项目,自受理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出具审核意见;推动建立重组简易审核程序,对于上市公司吸收合并、优质大市值公司发股购买资产,大幅精简审核流程,实现2天受理、5天审核、5天注册。
另一方面,大力提升服务效能和水平,举办富有成效的交流培训、产业对接活动,开辟深市并购重组焕新质进行时"案例宣传专栏,多措并举推动活跃并购重组市场。
并购重组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
在政策组合拳推动下,深市并购重组市场交出怎样的答卷?徐正刚透露,“并购六条”发布后,深市并购重组市场规模和活跃度显著提升,累计披露重组项目接近800单。其中,重大资产重组超过90单,同比增长超过200%。
具体来看,六大特征勾勒出改革成效的立体图景:
一是产业并购、新质生产力方向成为主流。新披露的重组项目中,70%的标的是新质生产力方向,80%的类型是同行业或产业链上下游并购,并且出现了如成飞集团整体上市等一批标志性案例。
二是估值包容性明显提升。如紫光股份(000938)收购新华三,评估增值率443.74%,标的公司为行业领先的信息与通信设备供应商,市场份额位居国内第一梯队。
三是审核效率进一步提高。2022年至2024年,深交所持续优化监管审核机制,上市公司完成重大资产重组时间平均压缩20%。
四是典型案例持续涌现。从阳谷华泰跨界并购波米科技实现半导体材料进口替代,到分众传媒83亿元收购亏损标的新潮传媒扩大市场版图;从迈瑞医疗66亿元控股惠泰医疗强化行业龙头地位,到光弘科技跨境收购欧洲汽车电子企业布局全球,不同类型的重组案例展现出产业链升级的多维路径。
五是重组实施效果良好。2022年至2024年完成重组的深市公司,重组完成当年,总体收入、利润均大幅增长,收入增速超过50%的占比四成、利润增速超过50%的占比三成,行业地位、规模效应进一步提升。
六是微并购作用有效发挥。没有达到重大资产重组标准的现金并购(微并购)无需履行审核程序,实施效率更高,在提升公司投资价值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深交所下一步将作如何安排?
徐正刚表示,新质生产力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下一步,深交所将继续积极发挥平台作用,进一步完善并购重组制度机制,提升监管服务质效,更大力度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四大举措构建更具活力与韧性的并购重组生态。
一是加大对优质公司的支持力度。对于规范运作、信息披露质量好的上市公司,突出分类施策,充分尊重市场选择。
二是提高监管的包容度。围绕行业特点、可比案例、是否存在利益冲突等方面,多角度判断定价公允性,支持上市公司补链强链,并购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优质标的。
三是进一步提升审核效率,压缩审核用时。用好小额快速、分类审核机制,加快推动简易程序案例落地,支持优质上市公司快速并购。
四是坚持以投资者为本,严防带病闯关。加大对并购重组中财务造假、内幕交易、利益输送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并购重组市场健康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