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方晴、贾政)5月19日上午,广州市市长孙志洋就加快推进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广州分中心建设开展专题调研。
今年4月,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粤港澳大湾区)获教育部批复同意启动建设,广州正紧密推进生物医药、智能出行、高端科学仪器三个分中心建设。孙志洋先后来到禾信质谱产业基地、广州国际生物岛、番禺计算科学与大数据产业园,了解各分中心的规划布局、转化方向、运行机制等情况,并听取有关意见建议。他表示,国转中心是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新路径、新尝试,要把握机遇,下力气把分中心建设好,加快构建从创新策源、成果转化到产业落地的“一站式”平台。
孙志洋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重要论述,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深化职务成果赋权等体制机制改革,切实打通制约成果转化的难点堵点,加快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为广州“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有力支撑。要立足广州科教资源、交通区位、产业基础、市场规模等禀赋优势,精准对接产业发展需求,构建以市场为主导、企业为主体、高校为支撑、政府来推动的技术转移转化机制,助力更多高校技术成果就地转化。要探索转移转化模式创新,细化体系建设、建强专业团队、加快项目落地,提升服务效能,探索出一条可供全国复制推广的发展路径。要构建“四链融合”协同创新生态,优化空间载体、应用场景、政策体系、人才供给、科技金融等支持,为成果转化提供良好环境,让广大企业家、科学家更好发展、更快成功。
据悉,广州依托产业与高校资源集聚优势,聚焦生物医药、智能出行、高端科学仪器等方向建设分中心。其中,生物医药分中心将聚焦细胞基因治疗、AI+制药2个细分领域,在广州国际生物岛建设,打造22个公共转化平台;智能出行分中心将聚焦新型能源动力、智能网联、低空飞行器3个细分领域,在番禺区计算科学与大数据产业园建设,打造11个公共转化平台;高端科学仪器分中心将聚焦高端分析测试仪器细分领域,在黄埔区禾信质谱产业基地建设,打造14个公共转化平台。
市领导江智涛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