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至26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将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启幕。作为我国唯一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文化产业盛会,文博会不仅是文化成果的展示平台,更是产业发展的风向标。本届文博会延续“主会场+分会场”联动模式,全市52家分会场精心筹备近300项展示交易活动,主题涵盖数字创意、创意设计、影视短剧、动漫IP、工艺美术等多种业态,产业内容十分丰富,并呈现突出创新驱动、数智赋能、跨界融合、强化传承等特色和亮点。
创新驱动
展现文化产业澎湃动力
自2004年首届文博会举办以来,分会场机制历经21年沉淀,已成为推动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本届文博会分会场总数保持52家,新增8家“新面孔”,他们分别是:福田区的APark深圳数字艺术公园、深圳平安金融中心云际观光层、BitCity次元小镇,盐田区的万科生物圈三号,南山区的荔秀服饰文化街区,龙岗区的粤港澳超高清数创产业园,坪山区的坪山文化聚落,光明区的华强科技生态园。
新面孔的加入,给文博会带来新鲜的血液,充分展示了深圳文化产业发展的澎湃动力。其中,平安金融中心云际分会场依托547.6米高空地标优势,构建世界级高空观光与文化交融目的地。坪山文化聚落涵括大剧院、图书馆、美术馆、展览馆、文创体验馆、书城等“六馆一体”,文博会期间将通过戏剧演艺、艺术展览、夜间经济、文创体验等多种形式呈现城市文化产业消费新空间,成为文博会分会场中面积最大的文化综合体。位于福田CBD的BitCity次元小镇,作为大湾区首个次元生态商业体,集合次元零售、国潮艺术、新型零售和街潮体验等业态品牌,为消费者打造全方位沉浸式次元生态空间。粤港澳超高清数创产业园以超高清、AI+5G+8K、3D原生为产业关键词,聚合超高清产业上下游生态链,打造全国领先的超高清应用示范产业新高地。
数智赋能
AI重构文化生产链
今年,各分会场继续深入实施“文化+科技”战略,切实落实我市“20+8”产业集群工作部署,积极把握人工智能对数字文化产业带来的变革与机遇,全面探索数字创意赋能文化产业的新模式、新应用、新业态,展示数字创意产业的最新技术和应用场景,推动项目合作交易,努力营造数字创意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年产值逾2000亿元的南山科兴科学园,以“独角兽诞生地、中国奋斗第一园区、世界科创总部基地”为核心亮点,文博会期间将以“文创科兴智竞未来”为主题,集结游戏、电竞、动画等“数字+”内容,构建“科技+文化”的创新生态体系。天健云途BIM设计产业园作为深圳唯一的数字建筑BIM产业园,本次活动将以“智启未来:AI驱动IP价值新生态”为主题,通过主旨演讲、AIGC企业路演及投融资对接会、集中签约仪式等系列活动,展示人工智能在IP创作、商业化运营的最新成果。环球数码分会场以“智链光影 AI创未来”为主题,围绕动漫影视创作、数字文化旅游、数字IP运营等构建多维度产业链,举办沉浸式大空间VR体验、Blender创作、数字虚拟人互动体验等精彩活动。
跨界融合
破壁共生拓展产业边界
本届文博会期间,各分会场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立足自身文化产业资源基础,在活动策划上不断突破创新,跨界融合,同时突出文博会的产业属性和交易功能,让本届文博会分会场创意无限、亮点纷呈。
招商蛇口文创集聚区围绕“文化创意+低空经济产业”,融合滨海特色与创意科技,打造五大板块亮点内容,包括低空经济先导区生态共创大会、产业成果巡游、沙龙对话等活动,重磅发布招商蛇口“滨海文化创意产业带”最新动态,并联动山海艺术节引入剧本杀、青年Talk、工作坊等互动体验,邀请专家学者共探未来城市生活新形态。生物圈三号——大梅沙万科中心碳中和实验园区探索“文化+生态”融合发展,以“碳中和、生物多样性、运动健康、艺术美学”为主题,推出生物圈三号2.0品牌发布活动、明星及跨界领袖领衔圆桌对谈、联动央美等艺术顶流,实现生态IP破圈传播。深圳F518创意园联动跨境电商、MCN机构、潮流社群,开放园区企业全链路品牌展示,结合沉浸式互动体验,展现从创意设计到消费终端的创新生态,打造消费领域资源对接平台。
强化传承
守正创新弘扬传统文化
多家分会场致力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APark深圳数字艺术公园以“创意织梦·科技助航”为主题,聚焦多元领域,通过艺术工艺、非遗文化、音乐艺术、低空科技等多个主题活动,充分展现科技与创意融合的无限可能,深度诠释前沿科技、传统文化与新兴创意文化的融合之美。华侨城甘坑新镇以“文旅+非遗+科技”为关键词,集中展示传统中推陈出新的新文旅风貌,更有来自深圳的机器人舞动麒麟,彰显对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推动“文旅+AI”的新探索。光明科技生态园以“微光如炬、向光而行”为主题,聚焦小成本电影创作,其中小成本电影颁奖仪式暨分会场闭幕式作为启动环节,为青年影人搭建展示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