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严曦梦)5月19日下午,“科创‘浦’新篇,开放‘赢’未来——2025年浦东新区科技节”启幕,一场横跨各个年龄圈层,融合科普+科创+产业链条的盛大科技嘉年华也将拉开帷幕。
作为上海市浦东新区年度标志性活动之一,本届科技节围绕“产业、科创、科普”融合发展主脉络,将举办1场开幕式活动、10多项区级重点科普活动、千余项基层科普系列活动。
“浦东小院士”颁奖仪式是科技节上传承科技创新精神的重要篇章。当日,第16届5名“小院士”从中国工程院院士丁健手中接过证书,这一持续20余年的品牌项目累计培育93名“小院士”、148名提名者,成为青少年科技创新的“育苗工程”。
作为浦东开放创新的“金字招牌”,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计划(GOI)再迎重磅升级,拜耳、辉瑞、索尼等新一批5家国际领军企业加入。自2021年浦东提出GOI计划以来,GOI成员突破100家、赋能企业超6000家的 “生态矩阵”正式形成,GOI累计推动3600家企业技术突破、吸引投资超54亿元,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浦东枢纽”,为浦东创新生态构建和产业高地崛起贡献源源不断的力量。
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开放共享领域,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等7家大科学设施单位响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进一步面向企业开放共享倡议”,通过优化开放机制与资源整合提升服务效能,依托供需精准对接与政策激励激活产学研合作活力,聚焦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领域联合攻关技术难题,强化人才配套保障与科普功能拓展夯实创新生态根基,形成覆盖“需求对接—科研攻关—成果转化—人才培育—科普传播”的全链条开放共享机制。
据悉,本届科技节期间还将举办青少年科技节等一系列区级重点科普活动。截至目前,浦东新区集聚了3个国家实验室(基地)、14个大科学设施(项目),在量子计算等前沿科技领域,取得了以“九章”“祖冲之号”为代表的重大原始创新成果。
浦东新区的三大先导产业释放强劲发展势能。其中,C919大飞机实现规模化商业运营,成为我国航空航天产业里程碑式突破;“爱达·魔都号”邮轮全球首航,彰显浦东在高端制造领域的国际竞争力;17个一类新药相继上市、全球首个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开源社区落地张江,推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万亿大关。浦东新区高新技术企业超5000家,科创板上市企业达51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