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农民工潮热度遇冷,“国民速食”泡面似乎只能在久违的火车、网吧等特定场所遇见。与方便面挂钩的今麦郎,不仅没能保住“泡面老二”的梦想,连靠饮用水翻盘的希望,同样因长期价格战而渺渺无期。
5月16日,今麦郎因沦为娃哈哈的代工厂而被市场热议,董事长范现国诚恳发言“一瓶水就赚2分钱”道出传统行业转型不易。
“泡面第二”化作泡沫
曾经的2020年第二十届方便面大会上,今麦郎董事长范现国直言“过去三十年是康统(康师傅、统一)之间的竞争,2020年将开启康今(康师傅、今麦郎)竞争的时代。”
这一愿景最终未能兑现。根据河北省工商业联合会公布的民营企业100强榜单,2020年,今麦郎全年营收超过240亿元,这一年是今麦郎的鼎盛时期,三年后的2023年今麦郎收入缩水至165.7亿元,跌幅近三分之一。
与之相反,统一方便面的母公司统一企业中国(00220)2024年收入303.3亿元,归母净利润18.5亿元,已经远超过曾经统一和今麦郎争老二时的胶着状态。而一骑绝尘的康师傅更是在2024年实现营收806.5亿元,归母净利润37.3亿元。
根据第三方平台马上赢数据,2024年,今麦郎在方便面市场的市占率排名从第三退后一名,市场份额已被曾经的老四白象方便面赶超。
事实上自2013年起,方便面整体市场从热转冷,无论是主打“无油炸”的五谷道场方便面,还是后续改良高端化的“拉面说”等网红面突围,都难以真正改变市场颓势。
在2015年以前,今麦郎的主业基本盘是泡面业务,后来学习泡面巨头康师傅和统一同时发展饮用水业务,今麦郎也开启售卖饮用水,其在2015年推出低于其他品牌的1元水,通过价格战拿到饮用水进场门票。
0.4元/瓶的入场票自营不如做代工厂
灼识咨询报告显示,以零售总额(非营业收入)计,2023年中国包装饮用水市场前五大公司分别为农夫山泉(09633)包括茶饮料等总零售额507亿元、华润饮料(怡宝)396亿元、景田百岁山132亿元、娃哈哈120亿元与康师傅105亿元。
今麦郎排名第七。
范现国透露,2023年今麦郎的蓝标水销售120亿瓶,单价0.4元,收入约40亿元,加上销售额100亿的凉白开,销售总额约 140 亿元。然而,今麦郎的饮用水业务虽有体量,却盈利有限。一瓶水仅赚2分钱,全年利润不过2亿元。
反观同样从方便面跨界饮用水业务的康师傅控股,其2024年饮品业务收入516.2亿元,占总营收超六成,而毛利率也突破35%,比泡面业务高将近7个百分点,包含方便面业务的总利润是15.5亿元,其中饮品据估算超过10亿元;而统一的饮品收入主要来自茶饮料、含乳饮品等饮料,其饮用水业务没能成规模。
凭借售价超低饮用水,今麦郎深耕下沉市场,网点数量超过饮用水一哥农夫山泉。今麦郎官网显示,如今公司渠道下沉,拥有300万家渠道网点,与下沉市场分布最广的娃哈哈相接近,这要比2020年农夫山泉公布的243万个零售网点更多。
奈何农夫山泉毛利率较高,稳定在约60%。2024年,农夫山泉毛利率由上年的59.5%降至58.1%。相比每瓶只赚0.02元的今麦郎蓝标水,对于理想是做大做强的今麦郎,低端产品走不通。
况且低价水想继续扩市场也“上天无门”,因为2024年开始,包装饮用水一哥农夫山泉带头打起了价格战。2024年4月,农夫山泉也从矿泉水重回纯净水赛道——推出“绿瓶水”纯净水,定位为“绿瓶有点甜,红瓶更健康”。
“绿瓶水”正式打起了价格战。农夫山泉推出的绿瓶水定价9.9元12瓶,首次将定价稳定在2元的农夫山泉拉入1元区。“友商”怡宝纯净水接着跟进,在全平台推出10.9元12瓶包装水。乐百氏的饮用天然水售价拉到更低的9元12瓶。
瓶装水最大的成本是塑料瓶及包装。根据农夫山泉招股书,其主营成本以PET塑料瓶及包材为主,从成本构成来看,公司原材料占营业成本约60%,其中PET比重达到30%,包材占比13%,水占20%左右。
今麦郎的低价策略在前期助其打开市场,却不知何时能转型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