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5-19 15:47:10 股吧网页版
人形机器人行业成熟“进度条”仅5%—10%
来源:中国经营报

  “人形机器人行业是否存在泡沫?商业化节奏如何?”5月17日,这一问题成为2025搜狐科技年度论坛的热议话题,来自宇树科技、灵宝CASBOT、乐聚机器人、加速进化机器人等产业界代表企业的人士对此进行了正面回应。

  乐聚机器人创始人兼CEO常琳表示,人形机器人是否存在泡沫,取决于其是否有用,能否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创造价值。“如果解决问题了,那就没有泡沫;反之即有泡沫。”

  加速进化首席科学家、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研究员赵明国指出,人形机器人发展需要长期积累,类比自动驾驶需要20年周期,即使乐观估计也需要10年。“(因此)公众不要抱有那么高的期望——仿佛明天机器人就可以走进家庭,跟买电视、冰箱一样,其实并不是这样。”

  宇树科技副总经理王启舟认为:“不管是否有泡沫,至少有人看好这一赛道,这意味着会有更多的资金、资源、人才投入到这一领域,就能促进产业的发展。”

  灵宝CASBOT创始人兼董事长、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张正涛则表示,2025年是一个明显的分水岭,人形机器人的科普认知、大众接受度都有了明显的提升,投资机构的关注与布局明显变多。与此同时,投资界对于企业能否创造价值、投入产出比和场景驱动等一系列财务数据指标,趋向全面而理性地考虑。

  行业成熟“进度条”仅在5%—10%

  《中国经营报》记者从论坛现场获悉,常琳和张正涛都提到了最近一年里感受到的投资情绪变化。常琳指出,今年的投资情绪更加笃定,这一趋势其实从2024年下半年就已开始。自2022年国家将人形机器人定位为“继PC、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之后下一代颠覆性的产品”以来,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码,地方政府将其视为拉动产业链发展的制高点,争先恐后布局。

  张正涛也透露,通过宇树科技在央视春晚的“出圈”、北京亦庄人形机器人半马比赛等事件,前来与公司深入交流和要投这一赛道的投资机构数量明显变多。“这个‘多’并不是单纯的狂热,而是大家对现象及本质的理解更加深刻了。”

  张正涛介绍,目前对灵宝CASBOT机器人设置了两个目标——“生而为(weí)人”和“生而为(weì)人”。关于后者,聚焦的场景是替代人类完成一些诸如矿坑开采这些危险作业任务;而前者则需要基于人形机器人的多学科交叉融合,使机器人实现从技术到“人”的转化,令其各项能力更像人。

  初心资本合伙人许旸洋表示,如果以AI的成熟度作为一个基准来看进度条,人形机器人赛道还处在非常早期,可能在5%至10%之间,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行业人士与社会公众的预期存在差距。而投资机构对赛道的关注度在升高,原因之一就在于长期以来中国都是全球产业中的重要玩家,人形机器人要做软硬件的结合,对供应链具有高度的依赖性,而中国将在其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需要说明的是,初心资本是宇树科技的早期投资人之一。

  赵明国提到,近些年来一直被投资人追问人形机器人的发展范式,实际上人形机器人无论是科学原理、技术手段,还是产品都还处在探索阶段,并没有解决关键问题。不同于自动驾驶L0—L5的六层分级,人形机器人无法做分级。

  赵明国解释道,人形机器人可以大致分为两类,即带双腿的人形和只带上身的轮式机器人。其中,双足人形机器人在解决L0级的问题,目前的主战场是基础运动控制能力(local motion)。

  记者了解到,所谓的基础运动控制能力是指包括行走、跑步、跳跃、平衡调整等无须与外部物体交互的自主运动模式,核心目标是实现动态稳定性与环境适应性,这是机器人执行复杂任务的基础。例如,宇树科技机器人在央视春晚表演的复杂舞蹈,天工机器人在半程马拉松比赛夺冠,智元机器人骑自行车,众擎机器人完成后空翻、加速进化机器人踢足球,优必选机器人在工厂搬运物品……这些技能,实际均是机器人基础运动控制能力提升的结果。

  王启舟表示,人形机器人现在最大的难点是智能化,即具身智能,本体的精准度、末端操作可执行性都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宇树科技称连续多年盈利

  商业化落地,可谓是业界对于人形机器人企业的最大拷问。多家人形机器人企业在接受记者采访中都坦言,人形机器人的投入成本高居不下,“烧钱”大战仍在持续,最终谁能跑出来还存在很大变数。

  值得注意的是,在论坛现场,王启舟证实,宇树科技过去多年里连续盈利。与此对应的是,前不久,宇树科技早期投资人赵楠公开透露,宇树科技自2020年至2024年这5年的财务报表都显示公司处于盈利状态。

  记者了解到,宇树科技创立于2016年,最早以四足机器人为主营业务,2023年涉及人形机器人赛道,推出了H1、G1系列产品。2024年,宇树科技G1凭借9.9万元的销售价格在全球市场引发关注。

  王启舟表示:“早期作为一个创业公司要思考怎么活下来,通过四足机器人蹚出来一条路,早期客户以科研院所为主,面向研发人员提供好的平台和服务。”之后在不同的阶段推出不同的产品,进行不同的迭代,从而服务于不同的用户群体。

  张正涛表示,人形机器人是一个多学科交叉产生的大装置,产业界对人形机器人持开放态度。当前整机自主决策能力不足,需通过遥操、手眼协作与传统视觉伺服控制结合。他认为,随着数据积累,未来1—3年该领域将产生质变,且实现质变的形态不一定是双足,类人形或轮臂式机器人也可能成为突破方向。

  此外,王启舟在现场还提到了宇树科技的人才需求。“人形机器人是一个交叉学科,包括本体、AI算法、感知等,以及前沿的新材料等领域,都需要投入人员去研发。”

  赵明国也表示,人形机器人领域的爆发以AI为背景,具身智能成为产学研界的重要方向。中国在这方面具有显著的人才优势,全球机器人领域中70%的研究人才为华人,做具身智能“卷”得最厉害的也以华人为主。在赵明国看来,国内一些低成本机器人平台的出现,为产业界提供了试错优势,可以降低实验门槛,从而加速人才培养。与此同时,他也指出,国内存在“不太会做0到1”的问题,偏向“1到10”的跟随式创新,在脉冲神经网络这些底层技术和通用AGI的深度思考层面缺乏原创性突破,需加强基础理论研究。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