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5月19日 09:42,国企共赢ETF(159719)上涨0.13%,最新价报1.5元。
截至5月16日,国企共赢ETF近3年净值上涨44.15%,指数股票型基金排名71/1753,居于前4.05%。从收益能力看,截至2025年5月16日,国企共赢ETF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14.61%,最长连涨月数为7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24.70%。
消息面上,中国证监会5月16日发布实施修订后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业内人士认为,此举旨在进一步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
随着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深入实施,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持续向纵深推进。近期,船舶、能源以及资源等领域央企并购重组迎来新进展,新兴领域央企新军加速组建;多省市陆续出台举措,加大对辖区内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支持力度。
业内人士认为,在国企改革政策支持、产业转型升级、集团资产证券化与市值管理考核等多重因素的驱动下,央国企有望成为新一轮并购重组浪潮的主导力量。中金公司研究部首席国内策略分析师李求索表示,新形势下国央企市值管理意愿有望提升,并购重组作为市值管理的重要方向之一,从国央企的角度边际意愿有望增加。

截至2025年5月19日 09:42,中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主题指数(931000)下跌0.55%。成分股方面涨跌互现,海格通信(002465)领涨9.96%,广州港(601228)上涨2.72%,招商港口(001872)上涨2.40%;珠海冠宇(688772)领跌3.62%,华大基因(300676)下跌2.82%,生益科技(600183)下跌2.53%。
大湾区ETF(512970)下跌0.83%,最新报价1.19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5月16日,大湾区ETF近1周累计上涨1.44%。
截至5月16日,大湾区ETF近5年净值上涨15.63%。从收益能力看,截至2025年5月16日,大湾区ETF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21.99%,最长连涨月数为4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17.05%,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5.28%。
国企共赢ETF紧密跟踪富时中国国企开放共赢指数,富时中国国企开放共赢指数旨在反映在中国内地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国有企业(国企)的表现,重点关注于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本指数旨在用于创建指数跟踪基金,以及用作业绩表现基准。富时中国国企开放共赢指数由100只成分股构成,包括80个A股公司和20个在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

大湾区ETF(512970)紧密跟踪中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主题指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4月30日,中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主题指数(931000)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比亚迪(002594)、中国平安(601318)、招商银行(600036)、美的集团(000333)、立讯精密(002475)、汇川技术(300124)、迈瑞医疗(300760)、中兴通讯(000063)、格力电器(000651)、TCL科技(000100),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3.26%。

相关产品:国企共赢ETF(159719),场外联接(A类:020781;C类:020782);大湾区ETF(512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