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圣诞用品主要集散地,义乌今年的圣诞用品订单如何?中国证券报记者近日在义乌走访调研发现,义乌圣诞用品订单生产进入高峰期,企业正加班加点赶订单,有些企业仓库已出现“爆仓”情况。
5月17日,记者来到浙江傲珊工艺制品有限公司厂房,见到正在查验生产情况的公司负责人任子玉。“目前,我们的订单已排到7月底,5月和6月的订单属于极度饱和状态,正在加班加点赶订单,由于大量的订单都排进来生产,仓库目前也比较紧张。”
记者跟随任子玉来到厂房二楼,在这里,记者看到,不同颜色的圣诞球分装在一个个透明塑料袋里,参差叠放在一起,堆满了整个二楼。“这里大概有7600多万颗圣诞球,目前我们正在加紧包装,5月底就要发走。”任子玉说。

待包装的圣诞球,本报记者连润摄

仓库堆满了货物,本报记者连润摄
再往上走,便来到仓库。偌大的仓库一眼望不到头,中间留有一条过道,过道两边被一摞摞的纸箱塞得满满当当。
“新工厂和老工厂的仓库目前都处于‘爆仓’状态。”任子玉一边介绍一边带着记者穿行过道,“我们现在的解决方案,就是租一些外协仓库来缓解‘爆仓’情况。从目前来说,‘爆仓’情况应该在10月能得到缓解。”
仓库“爆仓”是订单生产进入高峰期的反映。记者从义乌市圣诞用品行业协会了解到,“今年的圣诞订单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早一些”。义乌市圣诞用品行业协会秘书长蔡勤亮告诉记者:“这几年整个圣诞用品行业的接单趋势越来越早,以往订单集中在3月、4月,今年1月就有很多企业开始接单,2月、3月接的大单就比较密集了。”
相应地,订单生产也提前。蔡勤亮说:“我们一般过了年以后就抓紧生产,尽早出货。所以,这几年出货时间比往年基本提前一个月,往年6月、7月、8月是出货高峰期,近几年出货高峰期在5月、6月、7月。今年的情况更加提早,4月就已经开始出货。”
这一现象从义乌海关数据中得到印证。
“义乌4月圣诞用品出口达到1.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6.4%。”义乌海关统计分析科科长徐恺向记者透露,“1月至4月,义乌圣诞用品出口达到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7.4%,增幅比较高,整体呈现增长态势。”
“二季度会保持稳定增长。”谈及二季度义乌圣诞用品出口形势,蔡勤亮分析称,“二季度刚好是广交会前后,客户来得比较多,订单数量比一季度多,金额没有一季度客户大。总体来说,二季度圣诞用品出口将保持平稳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