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义乌圣诞用品订购旺季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早一些”,这是中国证券报记者近几日在义乌调研圣诞用品行业时感触最深的一句话。
“以往我们都是过完春节,也就是2、3月份开始接单,而今年1月份就有订单过来,还有一些客户在去年圣诞节过后就下了今年的订单。”说起今年义乌圣诞用品订单情况,义乌市圣诞用品行业协会秘书长蔡勤亮了如指掌,“最近三年,义乌整个圣诞用品行业接单的趋势就是越来越早。”
接单时间为何越来越早?记者采访多家企业了解到,近几年,受国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外商逐渐形成了提前下单的习惯,这两年的订单,一年比一年来得早。此外,最近几年,海运费用不断上涨,很多外商想避开出货高峰期,要求提前出货,避免海运费上涨带来的商品成本增加。
从圣诞用品行业本身特性来看,蔡勤亮分析:“圣诞用品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很多产品需要大量的人力才能完成。如果下单晚,产品产能跟不上,就无法接单。另外,不同于其他日用品可以整年接单销售,圣诞用品行业季节性很强,大量订单需要在圣诞节前的两个月交付到客户手里,否则就会错过上架销售时间。所以,这几年的订单越下越早,逐年提前。”
订单提前,生产高峰也来得更早。有些企业仓储能力未跟上,出现“爆仓”情况。
“目前,订单已经排到7月底,5月和6月的订单属于极度饱和状态,我们正在加班加点赶订单。大量订单排产导致仓库比较紧张。”望着堆得满满当当的仓库,浙江傲珊工艺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任子玉正在想办法解决仓储问题。
“新工厂和老工厂的仓库目前都处于‘爆仓’状态。”任子玉表示,“现在唯一的解决方案,就是租一些外协仓库来缓解‘爆仓’压力。预计这种情况要到10月才能得到一些缓解。”
仓库“爆仓”是订单生产进入旺季的反映,也是出货高峰期来临的印证。
“我们一般过了年以后开始生产。这几年,订单提前,生产提前,出货时间也比往年提前。”蔡勤亮说,“目前我们的出货时间基本提前了一个月,往年6月至8月是出货高峰,现在出货高峰在5月至7月。今年更加提前,4月就开始出货了。”
出货高峰提前,从一箱箱待发的圣诞球可以侧面说明。在傲珊工艺制品有限公司厂房二层仓库,大概有7600多万颗圣诞球正等待包装,准备发出。“目前我们正加班加点做包装,包装完成后,将于本月底发走。”任子玉说。
现在二季度已过半。对于二季度义乌圣诞用品行业出口形势,蔡勤亮充满信心:“二季度刚好是广交会前后,客户来得比较多,订单数量比一季度多。虽没有一季度客户下单金额大,但总体来说,二季度圣诞用品出口保持平稳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