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富友支付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友支付”)日前再次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由于先前的版本已经失效,5月9日,富友支付重新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这已经是富友支付第三次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2024年4月30日,富友支付首次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申请于同年10月失效;2024年11月8日,富友支付第二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2025年5月8日再次失效。
富友支付及其母公司富友集团筹划上市已久,申请港股上市之前,还曾在A股申请上市。早在2015年,富友集团就与兴业证券签署辅导协议。2018年,富友支付又和东方证券达成辅导协议。2021年,富友支付将辅导机构更换为国金证券,拟冲刺A股。但以上努力最终无果。
公开信息显示,富友支付成立于2011年,同年获得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支付业务许可证》,获准在全国开展银行卡收单和互联网支付业务。目前,富友支付的产品和服务已经覆盖智能收银终端、扫码支付、手机认证快捷、协议支付、基金申购/赎回/分红支付、收汇/付汇、预付卡发行与受理、信用卡还款等多种场景。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富友支付是中国率先提供多渠道数字支付及数字化商业解决方案的科技平台之一,也是首批获得开展跨境外汇支付服务许可的公司之一。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样一家拥有丰富阅历的公司,在资本市场上如此波折,业绩的压力或是其主要“绊脚石”。
最新的招股书显示,2024年,富友支付实现营业收入16.34亿元,同比增加8.54%;实现净利润8432.5万元,同比减少9.31%。对于2024年公司增收不增利的情况,富友支付解释称,主要归因于偿还进项增值税盈余扣减产生的其他亏损增加,以及行政开支增加等因素。
此外,富友支付的毛利率也不容乐观,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25.9%,虽较2023年回升0.7个百分点,但较2022年下降了2.5个百分点。2021年至2023年,富友支付的毛利率逐年下降,分别为30.5%、28.4%、25.2%。
对于毛利率的下行,富友支付表示,境内支付服务的毛利率下降,主要归因于交易量增加令收单服务的佣金增加,作为公司加强与渠道伙伴合作的定价策略的一部分,若干渠道伙伴于2023年获得了更高的佣金率;跨境数字支付服务业务的毛利率下降,主要归因于市场竞争导致服务费减少及佣金增加。
除盈利疲软外,合规管理也是富友支付IPO道路上的另一道坎。根据招股书,自2021年至今,公司支付服务因未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而受到四次行政处罚,涉及金额总计约690万元。
根据公开信息,2023年11月,富友支付因存在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等三项违法行为,被罚款455万元。公司时任董事长张某群被罚款8.5万元。2024年2月该公司因外汇违规被罚没82.5万元。同年3月,该公司曾因违反规定办理经常项目资金收付,被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没收违法所得1.75万元,罚款65万元。
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表示,富友支付冲刺IPO始终未能如愿,从行业层面来讲,之前数次的尝试可能并非较好的上市时机,存在一些宏观层面、行业层面的因素;从机构自身层面来看,富友支付此前存在一些合规问题,在支付行业创新产品服务领域也乏善可陈;另外,富友支付此前也遭到监管问询。
2024年中国综合数字支付服务市场的交易支付总额TPV为268.6万亿元,由支付宝、财付通、银联商务三大非独立综合数字支付服务提供商主导,三者合计占据75.6%的市场份额,富友支付排名第八,市场份额约为0.8%。在独立综合数字支付服务提供商中,富友支付排名第四,市场份额约为4.5%。
苏筱芮表示,支付市场头部企业市占率较为集中,前三大企业占据了约76%的市场,且近年来支付领域的支付方式、科技创新均由头部机构引领市场。“在监管趋严、竞争激烈的背景下,除依赖规模扩张外,各家支付机构深挖垂直场景成为趋势,通过‘支付+’解决方案的打造以及SaaS商户经营场景的特征提炼,挖掘商户综合价值,聚焦重点零售生态与消费者需求,直接为商户经营赋能。”苏筱芮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