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5-19 02:12:20 股吧网页版
债市向股权投资机构敞开大门 科技创新企业募资渠道扩容
来源:上海证券报

  困扰股权投资机构多时的融资难题,现在有了新的解题方案。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新规,明确支持股权投资机构和创业投资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这为GP(普通合伙人)打开了一扇低成本、长周期的融资“新大门”。

  此前股权投资机构已展开探索试点发行科创债,初步缓解了GP的融资难题,但远未“解渴”。而在业内人士看来,新规可以大为缓解GP的资金压力,让GP成为“耐心资本”,并引导GP进一步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硬科技领域。

  新规还为股权投资机构引入政府增信、知识产权质押等风控工具,这些都有助于股权投资机构构建“政策护航+市场化运作”模式,通过组合投资、强化尽调、动态监管等手段,对冲早期项目的高风险,推动资金高效赋能战略性新兴产业。

  缓解GP融资压力

  支持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创债,能够将债权资金引入科技创新领域,并撬动更多社会资本进入,有效缓解GP募资难的问题,提振市场信心。长期限债券则为GP提供了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通过将债券期限与基金存续期相匹配的设置,能够帮助GP保持耐心和战略定力,缓解退出压力,熬过周期,等待环境改善。

  母基金研究中心创始人唐劲草表示,科创债不仅拓宽了股权投资机构的融资渠道,还降低了其对传统股权融资的依赖。“科创债的融资期限可以较长,还款安排也比较灵活,这使得私募股权投资机构能够有效匹配其长期投资策略,避免因短期资金压力而被迫出售投资项目,从而降低融资成本”。

  此外,唐劲草认为,科创债的发行有助于提升机构的品牌影响力。成功发行科创债不仅意味着机构获得市场认可,还能吸引更多潜在投资者关注,为其带来更多合作机会和业务资源。

  长期限债券也为GP提供“耐心资本”。上海国投公司副总裁陆雯表示,科创债不仅拓宽了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的融资渠道,还提供了长期资本支持,这对资金需求大、回款周期长的GP而言尤为关键。“长期限债券能有效缓解GP的退出压力,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等待投资项目的收益兑现,并撬动更多社会资本进入。”

  从首批发行案例来看,科创债的优势逐步显现。

  5月12日,北京亦庄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公告,计划发行2025年度第一期科技创新债券,发行金额上限为5亿元,期限为5年,发行利率1.94%。据了解,本次利率为该机构发行债券以来同期限最低,有效降低了融资成本。此外,所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发行人及下属子公司向科技创新领域相关基金的置换及未来出资。

  苏州天使母基金总经理孙远东表示,首批券商科创债的平均利率较低,同时通过引入信用保护工具、担保机制等措施,不仅增强了债券信用等级,还纳入了基准做市品种,提高了债券流动性。“政策鼓励募集资金投向科技创新领域,要求募集资金用于科技创新项目的比例不得低于70%。这一规定确保资金精准滴灌‘卡脖子’技术攻关项目,有助于科技企业加速研发落地。”

  直投+母基金联动

  随着政策支持力度加大,科创债在运作模式上呈现多元化趋势。

  在资金运作模式上,孙远东表示,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的科创债所募集的资金,在进行配置时,主要以母基金为主,直投基金为辅。母基金侧重于广泛覆盖新兴产业领域,通过投资多家子基金来培育产业生态,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而直投基金则聚焦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重点项目,针对那些具有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强且市场潜力大的企业进行精准投资。两者联动,有助于加速硬科技技术的产业化落地。

  “具体采用何种模式,取决于政府政策导向、市场需求及机构风险承受能力。在实践中,政府往往采取母基金与直投联动的模式,以提升项目覆盖面和资金使用效率。”唐劲草说。

  母基金和直投模式不仅拓宽了科技企业的融资渠道,还提升了资本使用效率。政府直投可以快速支持重点项目,实现精准滴灌;母基金则通过布局多个子基金,建立产业链协同网络,推动整体行业生态优化。

  在资金投向方面,政策明确将重点聚焦半导体、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资金投向不仅限于传统科技项目,还细化到量子计算、商业航天等前沿赛道,以推动关键技术突破。”孙远东补充道。

  不过,孙远东提醒,在母基金和直投联动模式下,资金投向可能涉及多重利益主体,监管规则需进一步明确,以防范潜在的利益冲突。“未来监管部门需加快制定分层监管规则,确保母基金、直投项目及具体投资标的间的信息披露充分透明,切实防范利益冲突。”他说。

  孙远东强调,政策对资金用途的精准限定,有助于防范资金挪用,确保科创债资金用于核心技术攻坚项目。“监管层要求建立专项账户、动态监管,确保资金封闭运行,这对提高项目资金的透明度与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创投机构应做好风控措施

  为支持科技创新,当前政策倡导资金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科创债募资未来投向或逐步向早期创新项目倾斜。不过,这类项目通常存在风险高、周期长、不确定性强的特点。如何有效控制风险成为创投机构的关注重点。

  多位受访者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创投机构正积极探索多元化风控措施,以有效控制早期项目的融资风险。比如,通过投资组合分散化、强化尽职调查、引入增信工具及优化债券条款设计等,创投机构有望降低项目投资风险,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孙远东表示,创投机构须强化项目筛选,聚焦细分赛道,通过组合投资降低单一项目失败风险;强化尽调与投后管理,结合技术成熟度、专利价值等指标筛选项目,并通过持续跟踪优化退出策略;政策明确鼓励多元化增信方式,包括知识产权质押、风险分担工具及政府担保等,也允许以未来收益权作为质押物,进行现金流质押。

  不过,即便引入多元化增信工具,也无法完全规避投资风险。因此,唐劲草认为,创投机构还应当强化内部控制机制,确保募集资金的规范使用,避免资金挪用或滥用现象的发生。

  展望未来,受访人士普遍认为,随着科创债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创投机构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当前,机构策略主要聚焦两条主线,即政策引导和内功提升。

  “既要借政策东风,也要练好内功。”孙远东说。在投资方向上,建议聚焦半导体、人工智能、新能源等硬科技领域,这些领域既是国家技术攻坚方向,也是科创债重点投向的领域。“资金精准滴灌硬科技,有助于降低投资风险,同时享受政策红利。”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