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行情表现震荡,建信基金、方正富邦基金等多家公募纷纷官宣自购旗下权益产品。
有分析人士认为,一方面,公募自购可以提振持有人的投资信心;另一方面,根据最新季报中的申购赎回数据分析,自购资金大概率会在回暖的行情里获利匪浅。
权益基金底部自购更坚决
5月16日,新华基金公告称,已于5月14日出资1000万元固有资金申购新华积极价值A类份额。此前,新华基金已于4月出资1051.94万元固有资金申购该基金。
今年初,中国证监会提出引导基金公司将每年利润的约定比例自购旗下权益类基金。因此,在震荡市中,各大公募也加快了自购的节奏。自4月7日行情遭到重挫后,方正富邦基金、建信基金、国金基金、博时基金、招商基金、鹏扬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密集公告自购旗下权益类产品,自购金额合计近5亿元。
4月19日,建信基金宣布,公司将于近日运用固有资金不少于1.8亿元人民币投资旗下权益类公募产品。建信基金还透露,公司在2024年四季度至2025年一季度已运用固有资金1.73亿元人民币投资旗下权益类公募产品。这意味着,建信基金自购规模将不低于3.53亿元。
建信基金表示,在市场短期大幅下跌后,悲观情绪和估值压力明显释放,随着耐心资本和产业资本陆续增持,沪指或已具备中长期配置价值。
5月6日,富国基金公告称,公司及高管将出资不低于2000万元、拟任基金经理范妍将出资不低于500万元,合计不低于2500万元认购富国均衡投资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并承诺至少持有1年。
华夏基金基金经理许利明表示,把时间周期拉长一点就可以看出,基金自购潮往往发生在市场下跌的情况下,通常出现在市场的阶段性低位,比如2022年3月、2020年2月和2018年12月,这与普通投资者的申赎操作存在较为明显的反向相关关系。在自购潮后,市场大部分情况也会迎来转折。
某公募投研人士认为,基金公司自购行为可以对持有人的投资信心起到提振作用,避免震荡行情下投资人的恐慌情绪蔓延。同时,自购基金加强了基金公司与投资人利益的一致性,使得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会更加侧重长线布局,从而有利于投资人获取相对稳定的长期回报。
自购仍以固收类产品为主
尽管权益类基金的自购行动更坚决,但整体而言,基金业的自购仍以货基和债基等固收类产品为主。
据Wind数据统计,年内共计114家公募基金公司公告申购事项,累计次数高达2747次。其中,针对货币基金的净申购占据大头,净申购规模合计高达1036亿元,占比约为96%。
有机构人士指出,4月以后,市场波动性显著增加,基金公司更倾向于通过货币型基金这类低波动资产来平衡风险敞口,这种选择既符合政策对稳定市场的要求,又能规避权益类资产短期回调压力,形成政策合规与风险规避的双重适配。
“货币型基金成为自购主力的更深层次原因,在于资产配置策略的结构性调整。随着债券市场收益率持续下行,传统固收产品吸引力减弱,而货币基金通过买入返售、同业存单等工具仍能维持稳定收益。”该名机构人士称。
某公募观察人士认为,基金公司的自购行为会使其更注重长期发展,不会为了短期业绩而采取急功近利的操作,“在操作方面,他们会更加关注基金的风险控制和长期投资价值,这有助于提升基金长期业绩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基金公司自购有三大主因
总结基金公司自购的原因,有业内人士认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首发基金时,为了展示基金公司与投资者利益共存、风险共担,助力基金发行,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基金公司自购后会持有不动;二是当基金面临清盘可能时,基金公司也会出资来保住基金的存续,此时基金规模较小;三是逆市抄底,基金公司从择时的角度判断当下若是较好的入场时机,也可能会自购产品。
在权益基金发行陷入低潮时,公募基金会更青睐于成立门槛更低的发起式基金并快速将产品推向市场。发起资金认购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0万元,且发起资金持有期限自基金合同生效之日起不低于3年。
在基金面临清盘可能时出手自购,是另一种情形,比如前述的新华基金自购。
资料显示,新华积极价值成立于2015年12月,这是一只运作即将满10年的老基金。根据今年一季报,该基金季末规模仅为2800多万元,环比下降超11%,远低于5000万元的基金清盘线,属于一只“迷你基金”。新华基金在二季度的两次回购,合计超过了2000万元,或将助力新华积极价值摆脱清盘之虞。
此外,在震荡行情中,基金公司也会使用自有资金在二级市场博取收益,尤其是行情遭遇重挫之后,敢于在底部大胆入场的资金,获得丰厚回报的概率也比较大。
Wind数据显示,去年二季度末,前海开源多策略遭遇份额下滑,仅剩1.08亿份。在去年的8月5日,基金公司以1.26亿元的成本认购了5666.37万份该基金份额。在随后而至的“9·24”行情中,前海开源多策略的净值释放了极强弹性,涨幅一度逼近三成,而在此期间基金公司选择了大手笔赎回此前认购的份额。据行情走势粗略估算,这笔自购资金的浮盈比例大概率超过了10%。
另一只基金——大成内需增长也有类似情况。去年7月末,基金公司自购该基金合计约600万份,并在9月20日完成了最后一笔自购,即以500万元自购156.84万份。而到了去年年末,基金公司持有该基金的份额仅剩2万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