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5-18 23:08:39 股吧网页版
90天关税窗口期效应显现:中美海运订单量一周飙升275%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由于美国政府在贸易政策上的不确定性,昔日作为美国最重要物流节点的洛杉矶港近来呈现出一幅令人不安的萧条景象。

  作为美国第一大集装箱港口,洛杉矶港以处理大量集装箱货物而知名,是连接亚洲与美国市场的重要枢纽,与美国第二大集装箱港口长滩港共同承载着全美总装卸量的40%。其中,洛杉矶港高达45%的业务与中国直接相关。

  洛杉矶港务局执行董事吉恩·塞罗卡(Gene Seroka)之前预计,到5月底,靠港船只数量将减少20%,货运量将下降约25%。

  不过,随着《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在5月12日发布,这种冷清的局面有望很快逆转。《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询船运追踪系统发现,洛杉矶当地港口上周(5月11~17日)和本周(5月18~24日)的货物进口量环比预计将分别增长16.1%和21.98%。

  随着90天窗口期的达成,全球航运市场已进入“骤热”模式。全球数字货运平台Flexport的CEO(首席执行官)瑞安·彼得森(Ryan Petersen)表示,上周中国至美国的海运订单量较之前一周增长了275%。

  需求的爆炸式释放正迅速推高航运价格。8家船运公司已经针对亚洲到美国的航线宣布了 GRI(General Rate Increase,一般费率上调)计划,GRI增幅最高达3000美元/ FEU(即40英尺集装箱)。

  然而,这场从“冰点”到“沸点”的极速切换,并未完全消除美国供应链及相关企业的焦虑情绪。

  美国港口货运迎转折

  在洛杉矶港西岸码头,昔日熙熙攘攘的场景近日不见踪影,数十个集装箱泊位空荡荡地躺在阳光下,吊机也静止不动地垂挂在岸边。

  据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长滩港5月4~10日的货运量锐减35%至40%,甚至出现了极端情况:在5月9日长达12小时的时间内,没有一艘从中国出发的船只驶向圣佩德罗湾港区,即洛杉矶港与长滩港所在的港口群。

  在美国西北方向的西雅图港近期也报告了“空码头”现象。代表西雅图与塔科马港的“西北海港联盟”称,未来一段时间,港口整体货运量预计将比正常时期下降8%至15%。上周从中国抵达西雅图的船只,其平均装载量比平时少了17%。

  港口的清冷背后是4月初特朗普政府突然宣布的高关税计划。消息公布后,许多进口商立刻暂停采购计划,采取观望态度,货运需求应声而降。

  “集装箱数量减少意味着工作量的减少。”码头工人查理·卡马乔在接受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采访时说道。他通常是负责集装箱的装卸。当被问及目前找到工作的概率时,他显得并不乐观。“大概只有25%吧。”他无奈地回答。

  个人层面的困境,折射的是更广泛的趋势。洛杉矶港发给《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报告指出,每天大约有100万人依赖港口的工作维持生计。

  资料显示,“通过洛杉矶港的每四个集装箱就能创造一个对美国经济至关重要的就业岗位。在南加州,这相当于每九个就业岗位中就有一个与港口相关。”

  但这种萧条的迹象正在迎来转折点。当地时间5月12日,《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双方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

  Flexport同日表示,现在预测联合声明发布后,中国货物运输量激增的具体规模还为时过早,但订单量预计将出现“激增”。物流公司ITS Logistics全球供应链副总裁Paul Brashier也表示,“这将拉开旺季的序幕,并持续到第三季度。”

  据CNN报道,西雅图港委员会副总裁瑞安·卡尔金斯表示,“我们预计,到仲夏时节,将迎来流量的激增,届时我们将大幅增加员工,以确保我们能够满负荷运转,应对所有情况。”

  从船运追踪系统Port Optimizer提供的预测来看,洛杉矶当地港口5月11~17日和5月18~24日的货物进口量预计将分别环比增长16.1%和21.98%。

  船运公司计划上调运价

  压抑数周的物流需求正在快速释放。5月12日之后,美线航运出现“抢运潮”。

  Flexport的CEO瑞安·彼得森(Ryan Petersen)近日在X平台上表示,上周中国至美国的海运订单量较之前一周增长了275%。“运载如此多货物,船只供不应求。”

  德国集装箱航运巨头赫伯罗特(Hapag-Lloyd)首席执行官Rolf Habben Jansen在5月14日的第一季度财报会议上表示,“过去几天,我们看到,与过去四周相比,预订量增长了50%以上。”Jansen称,由于特朗普对中国商品征收高额关税,过去几周中国至美国的集装箱船预订量跌了20%至30%。

  《博克报告》的经济学家彼得·布克瓦尔表示,“在90天里,你会看到前所未有的订单热潮。在接下来的几周/几个月里,你还会看到运输成本飙升。”

  市场预订量的井喷已经在迅速传导至运价层面。目前,已有8家船运公司针对亚洲到美国的航线宣布了GRI计划,预计6月1日生效。(注:GRI本质上是船运公司基于成本或市场预期提出的价格调整意向,但其实际落地的涨幅最终由供需关系和行业竞争等因素共同决定。)

  航运数据咨询机构Linerlytica指出,这一波反弹将导致“运输旺季提前到来”,原本备货高峰是7月至9月,如今可能提前两个月启动。

  美国商家:加速“抢货”

  尽管航运成本急速上涨,美国零售行业还是率先启动了“抢跑”模式。

  美国全国零售联合会(NRF)称,中美的谈判进展为零售商和企业“赢得了一线喘息之机”。NRF主席马修·谢伊(Matthew Shay)表示:“这是重要的第一步,给正在为冬季假期采购商品的零售商和其他企业提供了短暂的缓解。”

  CNBC(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援引物流公司信息称,多家美国客户在《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当天即恢复或追加了从中国出发的集装箱订单。ITS Logistics(一家物流服务提供商)副总裁保罗·布拉希尔(Paul Brashier)透露:“许多客户已在中国预先装载好集装箱,准备发货。”他预计,未来四到六周内出货量将激增。

  美国零售商加速抢货的根本原因在于对中国供应链的高度依赖。

  据NRF发给《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资料,位于纽约州东汉普顿的小型驱虫剂公司Three Moms Organics就是长期依赖中国供应链的美国小企业之一。该公司老板Lisa Jae Eggert表示,“中国是唯一生产我们产品所必需的瓶盖的国家。我的供应商从中国采购瓶盖,其他地方没有生产。”

  罗莎琳·古德温(Rozalynn Goodwin)是南卡罗来纳州哥伦比亚市Confidence by GaBBY Goodwin品牌的联合创始人,她和女儿近10年来一直在努力为其发夹和发饰系列寻找一家美国制造商。“我们联系过的每一家美国制造商都告诉我们,‘你们应该继续在中国生产,在美国生产的成本要高出3到4倍。’”

  长期焦虑难解

  尽管中美经贸会谈达成的90天窗口期为市场带来了短暂的喘息机会,但企业和分析师普遍认为,这一临时性措施并未消除长期的不确定性。

  “90天对我们的业务来说并不是很长。”洛杉矶港执行董事吉恩·塞罗卡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这大约就是美国买家向亚洲工厂下订单、完成生产、准备发货所需的一个周期。”

  西北海港联盟则称:“货运量减少和货运量激增都会对供应链造成影响,一致性是流动供应链及其相关工作岗位的必要条件。”

  企业端同样存在不安。零售巨头沃尔玛首席执行官道格·麦克米伦(Doug McMillon)5月15日在财报会议上表示:“我们将竭尽全力保持尽可能低的价格。但考虑到关税的规模,即使按照目前宣布的下调幅度,考虑到零售业利润微薄,我们也无法承受所有压力。”

  中小企业的压力更大,如果有现成的库存,当然可以在这个窗口期从中国下单,但对于某些产品来说,这一段时间根本不够下单和接收新订单,更不用说安排仓储、清关和配送了。液压设备公司Turner Hydraulics创始人丹·特纳(Dan Turner)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表示,从下单到交货通常需要4个月,其公司的设备主要用于美国大都会歌剧院和凯撒宫。

  乔安·卡蒂利亚(Joann Cartiglia)在接受外媒采访时则直接称,“我甚至连娃娃都不敢进货了,太冒险。”她的公司主要从中国进口高端手工玩具,由于担心关税税率可能进一步上涨,她现在不愿下新订单,在网站上将畅销产品标记为缺货。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