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5-18 22:32:29 股吧网页版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金融政策报告》项目执行负责人何海峰:支持科技创新及产业升级是当前及未来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核心任务
来源:证券日报

  “资本市场在我国金融市场体系中占据枢纽地位,对经济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具有关键意义。”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金融政策报告》项目执行负责人、原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何海峰在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新“国九条”连同后续出台的N项配套政策,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强监管、防风险、高质量发展成为资本市场及证监会的工作主线,凸显了通过完善市场机制、强化风险防控推动市场健康发展的顶层设计思路。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金融政策报告》项目执行负责人、原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何海峰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田鹏/摄

  引导长期资本流入科创企业

  当下,A股市场“科技叙事”逻辑越来越清晰,集聚效应日益明显,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潜力也将伴随着经济高质量发展越来越显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将为资本市场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源头活水。

  在何海峰看来,支持科技创新及产业升级、加快建成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当前及未来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核心任务。从“1+N”政策体系看,多项政策均围绕这一目标展开。

  例如,上市公司层面,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为资本市场输送优质标的,增强市场对科创企业的吸引力;中介服务机构层面,加强对证券公司、公募基金的监管,加快推进一流投行和投资机构建设,提升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为科创企业提供更专业的融资服务。

  此外,何海峰补充称,今年以来,证监会提出全面启动实施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支持未盈利优质科技企业发行上市,稳妥恢复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适用,并强调尽快推出示范案例。这一举措旨在进一步拓宽科创企业融资渠道,通过典型案例示范效应,引导资本向早期、创新型科技企业集聚。

  谈及后续如何引导长期资本更加精准地流入科创企业时,何海峰表示,需在政策引导与市场自主之间寻求动态平衡,既要通过顶层设计凝聚发展共识、聚焦国家战略,又要借助市场机制激发创新活力、提升资源配置效能,最终形成“政策搭台、市场唱戏”的良好格局,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具体来看,在政策导向的精准性方面,通过差异化的板块定位与上市标准(如科创板对“硬科技”的倾斜、北交所对专精特新的聚焦),明确政策支持方向,引导资本流向国家战略急需的科创领域,尤其是“卡脖子”技术环节,提升政策资源配置效率;在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方面,尊重市场规律,充分发挥注册制下市场对企业的筛选功能。例如,通过市场化定价、投资者自主决策等机制,让真正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企业获得资本青睐,避免政策过度干预扭曲市场信号;在监管与服务的协同性方面,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严厉打击财务造假、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为市场自主选择创造公平透明的环境。同时,优化政务服务,简化审批流程,提升市场主体活力,实现监管“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的有机结合。

  推进金融市场制度型开放

  在经济全球化深度演进的当下,金融市场的开放已从“政策性让利”迈向“制度型对接”的更高维度。作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一环,推进金融市场制度型开放,不仅是中国以开放促改革、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战略选择,更是通过接轨国际高标准规则体系,向世界释放“中国机遇”的主动作为。

  何海峰表示,金融开放是建设大国开放经济金融政策框架的重要内容,需充分发挥内外两个金融市场、两种金融资源的作用,涵盖行业准入、机构展业和资金流动等方面。

  “其中,资金流动涉及单体机构合规风控体系建设、行业微观审慎监管以及货币当局宏观审慎管理,跨境资金流动和跨市场风险传递仍是未来风险防控的重点,这需要国际监管合作。同时,大数据、AI等现代科技手段为做好相关平衡提供了技术助力。”何海峰称。

  与此同时,对于国外投资者而言,中国推进金融市场制度型开放,吸引全球机构关注和投资中国金融资产,将带来重要机会。

  在何海峰看来,未来,金融市场以资本市场为主,更多金融资产交易将集中于此。我国在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同时,将扩大国际一流机构在中国的商业存在和展业范围。在具体产品方面,通过香港的南下北上互联互通等通道已成为重要途径,未来以香港、深圳、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为节点的点对点通道式、额度式、分批次开放将进一步加大。

  此外,何海峰表示,需在推进金融开放的同时,完善相关制度体系,加强风险防控。一方面,要进一步优化金融市场制度型开放的规则和机制,提升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另一方面,需持续强化单体机构合规风控体系、微观审慎监管和宏观审慎管理,建立更有效的跨境资金流动监测和跨市场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国际监管协作,以更好地平衡开放与风险,推动中国金融强国建设。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