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以下简称《民营经济促进法》)将于5月20日起正式施行。
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我国通过法治手段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全面保障,让民营企业能够放开手脚,集中精力扩大生产规模、加大研发投入、开拓市场,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并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将持续推动产业升级、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促进经济社会整体健康发展。
长期以来,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民营企业自身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融资难、融资贵等难点痛点。
多年来,民营企业融资是社会各界关心的热点问题,而金融行业从未放慢探索畅通民营企业融资渠道的脚步。
《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实施将进一步保障金融行业服务民营经济的实效,使金融机构在创新服务模式,更好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大有作为。
在笔者看来,金融行业可以在以下方面着力突破,创新民营经济服务模式。
在信贷支持方面,金融机构可不断优化信贷供给政策,为民营企业提供更便捷高效的融资服务。通过降低贷款门槛、简化审批流程、创新金融产品等方式,加大对民营企业信贷支持力度。
在保险服务方面,保险机构可创新构建并完善保险产品服务体系,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全面的风险保障。例如就民营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自然灾害、市场波动等各种风险,保险机构可针对性地开发保险产品,帮助民营企业降低损失,增强抗风险能力。
与此同时,金融机构还可协同创建信息对接共享机制,提高金融机构与民营企业间的信息对称性。通过建立信息共享平台,金融机构可更全面了解民营企业经营状况和信用状况,从而更精准提供金融服务。此外,还可强化融资担保的风险分担功能,降低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提高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支持的信心和力度。
支持民营企业发展,需进一步加强政策协同和落实的能力及速度。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与行业企业需多方协同合作,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快速精准落地见效。
我们期待,在法治护航和金融助力下,民营经济迎来更美好的明天,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