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5-18 17:20:40 股吧网页版
广发策略:近期路演客户关注的几个焦点问题
来源:广发证券

  (一)如何看待公募基金回归基准?

  5月7日,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简单测算,假设完全回归基准,非银金融、银行、公用事业可能是需要买入最多的行业,基准占比-实际占比分别为7.9%、6.9%和3%

  计算方式:

  (1)统计范围:样本统计的主动管理规模合计2.76万亿元(约占全部主动管理型基金83%的管理规模)。

  (2)基准占比:统计每只主动管理型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按照基金管理规模、业绩比较基准中的行业占比,分别计算每只主动管理型基金按照基准应该的行业配置占比,最终得到所有主动管理型基金按照基准配置,各行业的规模占比。

  (3)实际占比:2025年一季报中,主动管理型基金在各个行业的配置占比。

  (4)基准占比-实际占比:如果为正,代表主动管理型基金需要加仓该行业,才能够靠近基准;如果为负,代表主动管理型基金需要减仓该行业,才能够靠近基准。

图片

  短期来看,当前的具体执行细则还没有出台,出现“欠配板块”的上涨,主要还是由于市场其他资金对公募基金未来投资行为的预期,而非公募基金的实际大量换仓行为。从数据来看,偏股型基金5日平均收益和基准收益的R Square在过往区间波动,基准收益对偏股基金的收益解释力度没有出现明显变化,说明并没有大量的偏股型基金在近期朝着基准方向去换仓。

  中期来看,一方面,从稳定管理规模和管理费率的角度出发,公募基金的目标仍然是跑赢基准,因此,决定公募基金超低配行业的因素还是取决于行业的实际基本面、产业的趋势、以及对公司估值的判断。另一方面,即使出现最极端情况,全部主动管理型公募基金完全按照基准配置,也很难对市场风格产生持续影响,尤其在很多板块上,公募基金的定价权已经明显降低,各类机构投资人的分布已经非常均衡:

  从目前持有A股和港股的机构持有者投资结构来看,股票型ETF大概持有3万亿元(占比16.7%)、外资持有3万亿元(占比16.6%)、主动管理型公募持有2.9万亿元(占比16.5%)、险资持有2.8万亿元(占比15.8%,剔除与公募基金重合部分)、私募持有2.6万亿元(占比14.7%,数据为估算)、券商自营+资管+专户持有2.4万亿元(占比13.7%,数据为估算)、社保+企业年金持有1.1万亿元(占比5.9%,数据为估算)。

图片
图片

  (二)沥青开工率突然大幅提升,有何指引意义?

  年初至今,国债和地方债提速明显、二手房在25年年初“小阳春”出现量价企稳的迹象,市场对于经济的体感存在边际改善。而对于经济各维度的高频数据跟踪显示,确实出现结构性的修复迹象,但扩大有效投资、形成实物工作量的效果可能仍然不够明显。

  (1)债券净融资超越季节性(但需考虑其中绝大部分用于化债):25年1-4月地方债净融资3.16万亿元,国债净融资1.73万亿元,远超历史均值水平。25年1-4月政府债(国债+地方债)净融资相比过往4年的均值增加184.6%,4月净融资季节性回落,但也比21-24年同期均值增加了190.3%。

  (2)二手房成交超越季节性:截止本周,今年二手房成交趋势强于过去几年季节性、但供给问题导致一手房并未体现。二手房对实物工作量的拉动往往弱于一手房。

  近期市场关注较多的是,石油沥青开工率有明显跳升。我们观察可能是由于前期检修设备开工,部分沥青装置前期停产检修,近期复产导致,库存低位的回补需求逐步启动。

  但是,其余内需主导的工业品,价格及开工率数据普遍不及季节性:水泥价格前期上行后近期再度回落、螺纹钢表观需求低于季节性、焦煤和混凝土价格低于季节性。一方面反映了二手房对实物工作量的拉动弱于一手房,另一方面虽然债券发行力度远好于过去4年,但是目前可能依然以“防风险”的用途为主。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由于一季度政府债发行节奏较快叠加4月以来贸易摩擦加剧,此前市场预期在二季度政府债发行节奏可能会加快,并且在年内还可能会追加地方债的发行规模。当前地方债发行进度如何?

  目前二季度地方债发行进度完成率为56.9%,如果后续追加地方债发行规模,需要观察到二季度地方债发行的明显加快。截至2025年5月17日,根据各省市已披露的第二季度地方债发行计划,已披露省份29个,未披露省份5个,已披露计划发行地方债共计21567亿元。采用实际发行金额占计划发行金额的比例,计算地方债发行完成率,虽然一季度地方债发行完成率达到108.66%,但目前二季度地方债发行进度完成率为56.9%,并没有出现明显偏快,需要追加地方债发行的地步。

  通过29个省份的4-6月的计划发行地方债金额,减去全市场4-6月地产债偿还金额,近似去计算二季度的地方债净融资额,4-6月计划发行地方债分别是8218亿元、6328亿元和7020亿元,6月的发行量不低,但考虑到6月开始是地方债到期高峰,可以重点关注后续地方债发行节奏的安排。如果发行节奏没有明显提速,并且实物工作量的落地的效果仍然不及预期,那么可能仍然会面临顺周期搭台但缺乏弹性的状况,顺周期的机会可能还需要等待。

图片
图片
图片

  (三)美线运价上涨、抢出口如何影响外需板块?

  中美关税超预期缓和后,对美迎来90天豁免期内的“抢出口”,美线航运迎来“量价齐升”。量的维度,90天豁免期带来对美“抢出口”,据京报网报道,当前美线仓位接近“爆仓”;价的维度,前期关税抑制发货、船司将部分运力改到中东、欧洲等航线,短期加剧供需缺口,美线迎来猛烈涨价。据湖南日报报道,至5月底,美西运价已上涨六成至一倍,美东运价已上涨超三成;预计整体6月美西线运价预计会翻倍。

图片

  美线涨价带来的第一个影响是对美航运板块的投资机遇。历史来看,航运公司股价与运价相关性高,去年“红海事件”带来的涨价潮即带来航运板块的股价主升浪。本轮供需缺口之下美线涨价预期高,可关注航运投资机会。不过,与去年全球涨价不同,本轮运价上涨集中在美线,即主要由“抢出口”带来,因此主要关注对美集运板块。

图片

  美线涨价带来的第二个影响是对美出口链的潜在压力。复盘去年上半年“红海事件”带来的全球航运涨价,对美出口链主要受两方面冲击,并对利润和股价产生拖累:

  (1)收入端:对于代工等业务,尽管主要由FOB结算、即海外进口商承担运费,但航运供给短缺会影响公司出货(拿不到集装箱)、高企运价也可能使进口方延迟下单,最终对收入端产生影响;

  (2)成本端:对于跨境电商/自主品牌等业务,大多通过CIF等条款结算,运费上涨会直接带来成本压力。

图片

  对于出口产业链,我们继续推荐对欧出口机遇。一方面,本轮运价上涨主要为美线,欧线上涨不明显,成本压力可控;另一方面,宏观层面中欧关系预期改善,微观层面欧洲海风、逆变器等需求亦预期复苏,中国摩托车、新能源车等在欧洲积极拓份额,对欧出口也是今年景气投资的一条重要线索。关注:海风、摩托车、新能源车、逆变器。

图片

  (四)美股是否有较大调整风险:特朗普减税法案、2026年财年预算、主权信用评级下调

  1. 特朗普减税法案:《The One Big Beautiful Bill

  目前美国2025财年财政预算仍未落地,国会两党在2025年3月通过持续决议(Continuing Resolution,CR),将2024年预算延长至9月30日,也就是说2025年财年至今都依赖于CR运作,处于非正常状态。

  参议院和众议院于2025年2月通过2025年财年预算决议草案,4月通过修正案,这主要是为特朗普减税法案铺路。其中,众议院设定10年4.5万亿美元减税、2万亿美元减支方案、债务上限提高4万亿美元的目标;参议院设定10年5.3万元美元、1.2万亿美元减支方案、债务上限提高5万亿美元的目标。

图片

  5月12日,美国众议院筹款委员会公布了特朗普税收法案《The One Big Beautiful Bill》,该法案计划在未来十年内减税逾4万亿美元,并削减至少1.5万亿美元支出。当前共和党设定了以下推进时间表:

  (1)2025年5月底:众议院完成法案审议并通过;

  (2)2025年7月4日(独立日)前:完成参议院审议并提交总统签署。

  该法案使2017年特朗普减税政策永久化(若不通过,普通纳税人平均税负将增加22%),还包括扩大儿童税收抵免、以及对小费和加班费提供临时减税。美国政府称,减税法案将使得:

  (1)实际工资每年上涨3300美元;

  (2)中等收入家庭的实得工资每年将增加5000美元;

  (3)短期实际GDP将增长3.3-3.8%,长期实际GDP将增长2.6-3.2%;

  (4)410万个工作岗位将得以保留。

  2. 美国2026年财年预算:可能未真正步入“紧缩时刻”

  5月2日,白宫公布的2026年财年预算案大纲(主要涉及自由裁量支出部分)。其中,国防类自由裁量支出维持不变,非国防类自由裁量支出相比2025年减少1600多亿美元(降幅23%),至5500多亿美元。大幅削减的部门包括:国家科学基金、环境、住房、卫生等。未来几周可能公布更详尽的提案。

图片

  美国的财政政策分为强制性支出(Mandatory)和自由裁量性支出(Discretionary)两大类。强制性支出主要包括社保、医疗、利息等支出,不需年度国会批准,而自由裁量性支出是每年必须需国会年度审议、重新授权的一部分联邦资金,包括美国政府用于教育、交通、公共卫生等多个领域的资金,但不包括美国的医疗保险、医疗补助和社会保障开支等领域。

  虽然美国2026年预算案中,非国防自由裁量支出比重下降了23%,但过往来看,非国防类自由裁量支出的比重与经济总量增长没有明确关系,其占比近20年持续回落。

图片

  3. 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的短期冲击

  2025年5月16日,穆迪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1,同时将评级展望从“负面”调整为“稳定”。至此,美国失去三大评级机构的最高评级。

图片

  从过往两次评级下调时,市场的反应来看,短期可能会引起债券利率上行、权益市场调整;但中期影响相对有限,若基本面不差的话,市场重回上涨走势。

图片

  当前美国经济数据仍有较强韧性,不管是从高频消费数据(4-5月)还是耐用品订单和出货数据(3月)来看,经济仍未有明显衰退的迹象。部分原因来自关税扰动导致美国消费节奏、零售库存和商品出货前置。往前看,减税法案的落地实施、关税谈判进展、2026年预算案等大事都是影响未来经济预期以及市场走势的关键。

图片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