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5月17—18日在深圳举办。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迈克尔·斯宾塞在论坛上就“关税战”、美联储货币政策等热点话题进行了观点分享。
谈及美国关税政策引发的贸易战及中美近期达成的协议时,迈克尔·斯宾塞表示,在当前时期,中美有关贸易的谈判有正向改变。
他认为,采取双边谈判方式的做法还是很恰当的。这说明市场正欢迎这一举措。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迈克尔·斯宾塞认为,目前大家生活在一个非常不确定的世界里,没有人希望在互相伤害的道路上走下去。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全球的25%。从中美经贸关系来看,美国13%的进口来自中国,中国15%的出口目的地是美国。这些都不是小数目。
迈克尔·斯宾塞还提到,美国发起的关税战已经削弱了消费者信心,对美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开始展现,若不纠正,将对全球经济带来灾难性影响。
随着中美“贸易战”得到缓和,美联储后续动作也为全球所关注。迈克尔·斯宾塞进一步认为,美联储的任务首先是要管理好就业和通货膨胀的问题。
他阐述称,美联储知道价格无论来自关税还是能源,一次性涨价不意味着未来会有长期的通胀压力,主要还是取决于供需关系,就像疫情期间看到的那样。可以看到,资本支出下降、旅游业放缓等整个经济已经出现疲软现象。相对来讲,供需方面的影响现在并不明显,需求还是比较稳定的,但这样也会推高通胀。
针对目前中美谈判对于未来全球贸易体系的影响,迈克尔·斯宾塞分析表示,可能会出现三种情形:一是各个国家各自为政,重复《斯姆特-霍利关税法》(The Smoot-Hawley Tariff Act),但他认为这不太可能发生。二是两个大国发挥各自影响力。新兴市场国家希望与中美两国都保持友好关系。但是他认为,这种情形也不太可能实现。三是最有可能发生的情形就是欧洲、中国和其他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将更多地支持多边体系。尽管美国当前政府表现出反多边的倾向,但全球多边体系仍有可能在没有美国的情况下继续存在,甚至未来美国可能会加入。
迈克尔·斯宾塞强调称,未来还是会有一个多边体系,因为最主要的国家除了美国之外都是非常强大的国家,并且它们承诺要建立多边关系。因此他认为这种情形可能性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