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谭镕)近日,记者从Rokid(杭州灵伴科技有限公司)获悉,Rokid与高德地图宣布达成战略合作,联合发布首个全场景智能眼镜导航应用。据介绍,此次合作深度融合了Rokid的AI+AR能力与高德地图的空间智能,通过“语音+视觉+环境感知”多维交互重构导航体验,树立智能眼镜在出行领域的应用新标杆。
日前,在Rokid Glasses产品开放日上,Rokid创始人祝铭明透露,过去三个月以来,Rokid旗下带显示的AI+AR眼镜全球已交定金订单已超25万台,其中在线订单超4万台,今年内有望全部交付。
AI导航智能体开启跨终端空间智能生态
高德地图称,公司与Rokid将共同推出AI导航智能体应用,这标志着高德即将开启跨终端合作部署,逐步构建起环绕出行和位置服务的空间智能生态体系。
在Rokid与高德地图的合作中,用户可通过语音直接与智能眼镜Rokid Glasses进行交互,轻松切换步行、骑行、驾车三种导航模式,且在导航过程中也能实现模式的无缝切换。
以骑行模式为例,借助Rokid Glasses,骑行者不仅能提前知晓红绿灯信息,还能实时监测后方来车情况,保障骑行安全。若骑行途中想顺路买奶茶,只需语音添加途径点,还能询问剩余到达时间。在步行模式下,Rokid Glasses还可根据用户饮食喜好推荐沿途餐厅。
除了导航服务外,Rokid与高德地图计划还将生活服务、文旅景区等丰富内容融入Rokid Glasses中。例如,在生活服务方面,用户可通过智能眼镜获取周边商家优惠信息、生活服务等功能;在文旅景区,智能眼镜可为游客提供景区导览、历史文化讲解等服务,提升用户的出行体验。
“AI+AR眼镜将虚拟与现实相结合,通过眼镜搭载人工智能各类功能,例如互动、搜索、语音识别等,这些对于智能眼镜软件能力提出更高要求。”Rokid相关负责人表示,例如,在导航过程中,东西等方位识别的准确性、使用者意图理解的顺畅程度等都是影响产品体验的关键因素。
应用落地与开启量产
“当你看到智能眼镜中的地球时,可以逐步走近它,并且尝试用手指捏住并转动地球……”近日,记者体验Rokid AR眼镜的多项功能。
在多语种翻译方面,Rokid Glasses可以实时将语音转换为文字并翻译成用户设定的语言,直接投射在Rokid Glasses的透明镜片上。其中,用户只需正常聆听和交流,即可理解不同语言的内容。据介绍,其背后离不开阿里巴巴通义千问等大模型的深度赋能,以此实现语义理解与场景适配的双重突破。
在提词和AI问答方面,相较于此前需要通过戒指“手动提词”,Rokid Glasses可以实现“智能翻页”:开启后,系统能够检测用户的演讲节奏,自动调整提词内容的滚动速度,实现自动翻页。
伴随Rokid Glasses在商务领域的不断探索,其规模化量产也不断推进。据介绍,Rokid Glasses已在多个渠道开放预约,并将自6月下旬起逐步发货。记者从Rokid获悉,截至5月15日,Rokid已锁定约20万台的供应量。
在业内人士看来,规模化的交付能力是智能眼镜市场爆发的前提条件之一。伴随着行业规模化爆发的步伐,行业供应链进一步整合也是必然趋势。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进一步迭代,智能眼镜的“iPhone时刻”或将到来。
在供应链方面,Rokid加速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在整机组装方面,Rokid与蓝思科技携手,对公司AI眼镜全系产品从镜架、镜片、功能模组到全自动组装线实现全链条覆盖,助力Rokid提高量产效率。据悉,双方除技术合作外,已在股权投资、合作基金等资本层面展开布局。此外,作为AI大模型的载体,Rokid Glasses已集成了通义千问、DeepSeek、豆包、智谱清言、纳米搜索等多个大模型。
祝铭明表示,Rokid的“iPhone时刻”或将在2026年至2027年到来。届时,行业生态将趋向成熟,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将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