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2025年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在广东省深圳市盛大开幕。
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由清华大学发起,至今已成功举办10届,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金融学术论坛之一。据了解,此次论坛为期两天,以“共享未来:构建开放包容的经济与金融体系”为主题,召开13场主题讨论会议和2场闭门会议。
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周小川出席开幕式,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过勇、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焦捷发表开幕致辞。波兰前总理马雷克·贝尔卡、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克尔·斯宾塞发表主旨演讲。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张晓燕担任开幕式主持人。
当前,全球经济金融发展的新路径在何方?
焦捷指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深刻变革的世界经济以及快速迭代的技术革新,构建一个开放包容的经济与金融体系,已成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关键路径。
“多年来,中国一直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和稳定锚。中国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是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倡导者;并正从全球治理的规则追随者逐步转向制度改革者。中国致力于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焦捷在演讲中表示,“当前,中国正以新质生产力破解增长瓶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金融是‘国之大者’,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
马雷克·贝尔卡指出,欧洲面临的长期挑战是生产力低下以及GDP增长疲弱。欧洲一直希望可以进入和平合作的时代,但现在突然之间正面临变革。
“欧洲应该对自己的市场进行多样化。我们必须将欧盟的市场进行多样化,这是今后与中国进行合作以及某种程度上进一步进行竞争的筹码。”贝尔卡进一步表示,“现在中国已经成为科技的制造者和出口者。所以中国要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技术、知识转移和技术转移,这一点是需要谈判以及达成共识的。欧洲的公司希望更多进入中国市场,中国也有兴趣讨论这一点。”
谈及商学院的全球化,迈克尔·斯宾塞建议,在商学院的全球化方面,希望能够与全球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的经济体量非常大且在亚洲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所以正确的进化方向就是要和地区建立好的合作关系。
“很多科学家以前来美国是因为美国研究环境更好,但是现在他们可能会回到祖国,或者觉得回到祖国能够更好地做研究。”斯宾塞指出,“在美国和全球的国际关系的背景之下,这将会产生一些非常重要的长期影响。尤其是对于中方高层以及欧洲高层而言,和过去相比,美国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不可靠的合作伙伴。从现在整体来看,我认为这些商学院项目应该更加集中于全球化以及多边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