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5-17 17:24:40 股吧网页版
基金风险容亏率最高50%、投资奖励最高500万,无锡出台生物医药产业金融支持措施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23年以来,中国生物医药企业持续笼罩在“资本寒冬”的阴霾之下。

  医药魔方数据显示,中国医疗健康领域一级市场2024年共发生1465起融资事件,同比下降26.75%,融资金额总计736.97亿元,同比下降10.4%。

  5月16日,在2025太湖湾生命健康未来大会上,无锡出台《金融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措施》)。

  为壮大“耐心资本”,《政策措施》明确对符合要求的基金,视情况将国有出资部分所得超额收益的50%-100%让利给其他出资人和基金管理团队;对投资生物医药产业的基金设置不低于10年或更长存续期;对生物医药企业不同生命周期建立基金风险容忍机制,容亏率最高可达50%。

  “用好这次重点发布的<金融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推动更多像晶泰科技这样的‘AI+生物医药’领军企业落地无锡,共同探索以BD、NewCo等方式打通新药上市、出海的高效路径。”无锡市委书记、生物医药产业链链长杜小刚指出。

  投贷债保服协同

  《政策措施》主要聚焦于投、贷、债、保、服五个方面。

  围绕基金,《政策措施》一方面提出发挥40亿元江苏无锡生物医药产业专项母基金作用,设立临近商业化专项基金、生物医药专项并购引导基金等,重点关注处于临床Ⅱ期、临床Ⅲ期的创新药项目;另一方面明确充分发挥10亿元无锡未来产业天使基金作用,对政府投资参股的各类天使、风投、创投基金,从基金投资运营全周期评价整体投资收益。

  其中,临近商业化专项基金重点关注临床Ⅱ/Ⅲ期项目——这类项目距离商业化更近,基金介入有助于填补商业化前“最后一公里”资金缺口。

  围绕股权投资,《政策措施》明确对基金投资无锡非上市生物医药企业的,符合条件的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对基金投资种子期、初创期企业满一年的,给予单个项目最高100万元奖励;首轮投资发生损失,给予单个项目最高200万元补贴,单个机构最高500万元补贴。

  相较其他城市补贴管理费、设置返投奖励,《政策措施》对首轮投资损失提供补偿,将有效缓解投资机构的后顾之忧,鼓励其加大对初创企业的投资。

  在此基础上,为拓宽股权投资退出渠道,《政策措施》明确要实施退出分类管理,探索换股上市、产业并购、S基金、大股东回购等多元化退出方式。

  围绕融资,《政策措施》鼓励发行科技创新债券产品,支持银行开发生物医药信贷产品,提高生物医药企业首投“覆盖率”和首贷“破冰率”,对企业申请的生物医药专项贷产品给予最高100万元贴息支持。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对达到重大资产并购重组标准的给予最高100万元支持,对符合条件的并购贷款给予最高300万元贴息支持。

  为提高项目存活率,《政策措施》明确要强化投后赋能服务,为被投企业对接临床试验、审评审批、产品入院等资源,在企业上市融资、市场拓展、产学研合作等方面提供支持。

  此外,围绕保险保障,《政策措施》鼓励保险机构针对生物医药行业特殊风险需求,开发标准化和定制化产品,符合条件的给予最高50万元的奖励。

  支持NewCo模式

  在国内融资收紧的大环境下,生物医药企业迫切需要通过海外交易来获取稳定的现金流。

  2024年以来,恒瑞医药、康诺亚等企业先后利用NewCo实现创新药产品的出海。今年以来,康诺亚、诺诚建华、和铂医药等公司也完成了多起NewCo交易,总投资金额超过30亿美元。

  NewCo模式是指国内生物医药企业通过资产分拆的方式,将其特定管线资产剥离,并在境外设立一家独立的新公司(即“NewCo”)。

  华平投资董事总经理、中国私募股权投资联席总裁、H50轮值主席方敏指出,NewCo模式给国内企业在海外拓展业务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参与机制,同时为未来在海外资本市场进一步融资、资本化打开了通道。

  从CDMO角度,药明生物首席运营官俞丽华也提示道,在NewCo模式下,最终退出还是要看再被收购,甚至再度授权,即持续的融资。一旦NewCo交易发生,最大的诉求就是快速推进临床。

  “我们要关注这些NewCo的资本属性。”俞丽华指出,其要再融资、快速推进管线,药明生物需要在质量、监管等方面持续赋能。

  “未来NewCo作为一种模式创新还有更多的应用前景。”中金资本董事长单俊葆指出,比如新兴国家(东南亚、中东)可能会演变一种新方式,甚至由于国内现在的融资环境,NewCo模式跟人民币资本也能够有所结合。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