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18”“双11”等购物节层出不穷、校园周边盲盒消费火热的当下,学会揭开消费迷雾,培养理性消费观念是青少年成长中必不可少的技能。4月25日,在东方财富证券投资者教育基地与梅州市东山学校附属联合开展的特色财商教育系列课程中,梅州新中路营业部讲师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互动形式为301班48名同学带来了一堂生动而有趣的消费主题财商课。

魔法盒子的诱惑
课程开始后,讲师以时下流行的盲盒消费切入,通过展示皮卡丘、喷火龙等卡通手办盲盒,并邀请同学参加拆盲盒游戏,引发学生热烈讨论。“买过盲盒的同学请举手!”随着半数同学举手响应,讲师顺势抛出核心问题:“为什么明知可能抽到重复款,大家还是想继续购买?”孩子们踊跃分享自己的拆盒经历,在“惊喜感”“收集欲”的童言童语中,讲师揭示出“不确定奖励”的心理机制,借助斯金纳箱实验讲解,让同学们直观理解“赌徒效应”背后的行为原理。

情景剧场里的消费迷局
在“小美的故事”情景剧环节,讲师巧妙设置三重消费陷阱。“同学们觉得小美为什么突然想买盲盒?”当大屏幕出现同学晒隐藏款的场景时,有个同学立即举手:“她看到别人有,自己也想要,这就是从众心理!”通过分组辩论“需要VS想要”,孩子们列举出“文具是刚需,盲盒是兴趣”等生动案例。当剧情发展到小美花费870元集齐玩偶时,讲师带领大家计算成本:“这笔钱相当于150支铅笔或58本作业本,大家觉得值吗?”孩子们恍然大悟的惊叹声此起彼伏。

智慧锦囊妙计
最受欢迎的"消费技巧实验室"中,讲师搬出“文具采购大作战”:校门口文具店25元的笔记本,网上商城19元就能买到。通过现场比价,同学们发现“货比三家”的重要性。在“零花钱规划”小游戏中,有位同学设计的“50%储蓄+30%学习用品+20%心愿基金”方案赢得满堂彩。当讲师展示“满100返50”购物券的真实折扣计算时,有同学迅速算出:“原来实际折扣是6.7折,不是5折!”

互动问答
整堂课在欢乐的"消费知识大转盘"中迎来高潮。“什么是从众心理?”“攀比消费有什么危害?”面对提问,孩子们对答如流,有位同学更以“像打游戏抽卡要设置预算”的妙喻赢得奖品。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孩子们不仅巩固了课堂知识,还学会了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技巧。讲师最后总结道:“消费不是一场赌博,而是一门学问。希望你们都能成为聪明的小消费者!”

“这堂课就像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课后,有同学兴奋地展示自己的课堂笔记,“原来商家有这么多小心机,以后买文具前我一定要先列清单!”班主任老师感慨道:“通过具象化的案例解析,孩子们不仅建立了正确的消费观,更学会了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东方财富证券投资者教育基地将持续推进财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工作,着力提升青少年财商素养,引导孩子们建立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财富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