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黄浦江畔的徐汇滨江,一座被称为“AI超级工厂”的创新引擎正以惊人的速度重塑人工智能产业版图。
作为上海、徐汇市区两级联动的产物,模速空间2023年9月揭牌,这片仅1.5平方公里的区域现已汇聚近400家大模型企业,集聚了阶跃星辰、无问芯穹、商汤科技等“北斗七星”标杆企业,形成了从算力芯片、基础设施到工业、医疗、金融等垂直应用的完整产业链,43个备案大模型落地量占上海全市总量的61%。
上海证券报记者近日探秘模速空间看到,现场访客络绎不绝,“模速路演日”“模速观察”等品牌活动以及各类技术沙龙如火如荼,为创业者提供跨界交流、商业合作的舞台。稀宇极智(MiniMax)计划发布最新模型,阶跃星辰发布并开源3D大模型Step1X-3D……在“上下楼即上下游”的生态滋养下,企业的“模力”不断升级,算法优化与产品创新在咖啡杯的碰撞中迸发。
作为上海参与全球AI竞争的核心载体,模速空间的目标直指“比肩硅谷的未来坐标”,将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交大等顶尖科研力量,以及千亿级产业基金和万卡算力资源,构建产学研用全链条生态。
空间有限“模力”无边
模速空间集聚了超百家创新企业,“北斗七星”标杆企业与秘塔科技、无限光年、它石智航等表现突出的大模型生态企业在模速空间共同闪耀,以协同之势加速突破技术边界。其中,无问芯穹、阶跃星辰、MiniMax等企业,分别在算力、AIGC视频等各类型场景中释放其与场景结合的能力优势,通过构建“技术研发—场景验证—商业闭环”的创新链条,打造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的“上海范式”。
在模速空间,“模力”不断上新。日前,商汤科技发布日日新SenseNovaV6大模型体系,其多模态推理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对标国际领先水平。
MiniMax方面透露,截至目前,公司已为全球超5万家企业与开发者提供平台接口,推出的MiniMax Chat、海螺AI、MiniMax Audio等原生应用在C端已经收获全球超200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
5月14日,阶跃星辰发布3D大模型,总参数量达4.8B,在数据、生成质量与可控性上进行了创新实践。这家生长于上海的“多模态卷王”,已在两年时间内发布23款自研基座模型,其中17款是多模态模型。阶跃星辰创始人姜大昕说,追求智能的上限依旧是现阶段人工智能产业的重点,阶跃星辰继续“死磕”基础大模型。
以‘AI智舱’为核心业务的斑马智行CEO戴玮透露,采用融合端到端智能座舱架构的方案最早将在今年二季度首发实车,并在三季度实现量产。截至目前,斑马智行累计合作上汽、大众、宝马、本田、吉利等40多个汽车品牌,落地超过1000万辆汽车。
上下楼就是上下游
锚定“全球最大的人工智能孵化器”的目标,模速空间也是大模型专业孵化和加速载体,通过推出算力调度平台、开放语料平台、金融服务平台、人才服务平台、场景对接平台五大功能平台,投用超10万张卡、汇聚千亿级基金矩阵,为入驻企业夯实要素保障,提供“拎包入驻”一站式服务;同时,面向消费、文娱、金融等垂直应用领域,以最高优先级政策支持,推动各垂直领域模型和产品“首发首秀”。
“大模型初创企业都会遇到缺算力、缺钱、缺人、缺场景等困难,但说到底是缺生态环境。”西岸集团副总经理、模速空间运营方上海大模型生态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晶晶说,模速空间的作用就体现在一句话里,“上下楼就是上下游,邻居就是合作伙伴”,这种产业发展新模式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注入强劲动力。
——产业链“近”。受访企业普遍对记者表示,企业无须远行,即可在楼内找到算力、数据、基模、应用等全产业链企业。
“人工智能需要算力、数据、场景和政策的协同,模速空间恰恰提供了这样的生态。入驻空间后,一方面,依托模速空间的算力支持和政策红利,快速迭代企业产品技术;另一方面,积极推荐自己所投资的企业入驻模速空间,形成了产业协同效应。”特赞科技创始人范凌对记者说。
——应用场景“宽”。前不久,AR眼镜企业星纪魅族参加了模速空间的“元宇宙”交流会,交流会吸引了包括博物馆在内的上下游机构参与。
AI与医疗、金融、制造等多场景深度融合的原生动力正不断显现。“依托超大城市丰富的场景资源和雄厚的产业基础,通过构建‘技术研发-场景验证-商业闭环’的创新链条,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的新范式逐步成形。”一位人工智能领域的专业人士对记者说。
——生态位势“深”。杨晶晶介绍,模速空间已构建独特的创新生态,包括开发者沙龙、24小时开放的算力资源库、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政策支持等。
依托上海徐汇,模速空间已汇聚了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上海创智学院等“国家队”,以及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上海期智研究院、浦芯未来互联网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科研机构,推动打造创新范式,形成高密度人工智能创新生态。
从孵化企业到孵化未来
AI生态不止于模速空间。上海徐汇提出了宏大的“十百千万计划”:十万平方米创新载体、百个备案大模型、千家新增大模型企业、万亿级产业辐射效应。以模速空间为“核爆点”,上海徐汇全区规划了超十万方“拎包入住”孵化载体、超210万平方米产业载体,集聚400家大模型企业,拟构建上海AI创新版图的战略新高地。
“手把手、肩并肩、心连心。”无问芯穹联合创始人、CEO夏立雪用九个字概括模速空间对创业者的赋能。
上海市、徐汇区两级政府围绕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关切,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算力方面,模速空间联合徐汇区等打造了“算力生态超市”,提供“免申即享”的百万元算力礼包,2024年累计补贴超3.6亿元;语料数据方面,模速空间联合市级平台开源高质量语料库,助力初创企业降低训练成本;金融支持上,千亿基金矩阵已为148家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今年2月,模速空间首次组织企业赴阿布扎比参加全球AI国际展会,迈出全球化重要一步。当前,模速空间正积极筹办西岸国际科技消费节,以国际视野提升全球影响力,真正将自己打造为AI企业全球创业的首选地,成为全球AI企业落户中国的首站。
“我们不仅要孵化企业,更要孵化未来。”杨晶晶说,未来,将以更高标准将模速空间打造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技术策源地、青年创业首选地、标杆应用涌现地,为年轻人才打造更优创新环境,助力他们实现梦想,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宽广舞台上绽放绚丽的青春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