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水岸线撬动城市跃迁
——解码上海徐汇科创金融新范式
2024年,徐汇新引进各类投资机构41家,股权类投资机构达到200余家,涵盖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及自有资金投资机构等。目前,在徐汇办公的投资机构总数达到1000多家
◎记者宋薇萍
上海徐汇滨江的西岸智塔下,曾经的工业厂房如今已被改造为充满活力的公共空间,艺术展览、科技展示与金融创新在这里交织融合,徐汇滨江已实现从“工业锈带”向“生活秀带”“科创绣带”的华丽转身。
2024年,徐汇新引进各类投资机构41家,股权类投资机构达到200余家,涵盖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及自有资金投资机构等。目前,在徐汇办公的投资机构总数达到1000多家。深创投长三角总部、云锋基金、道禾投资等已落地徐汇,启明创投、高瓴资本、中金资本、IDG资本等一批市场化头部投资机构纷纷在此落子。红杉中国、IDG资本更是设立了孵化器,发挥投孵联动优势,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推动创新企业蓬勃发展。
今年以来,徐汇再迎新突破,成功落地10家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基金,包括中保投资公司与利安人寿共同设立的私募基金、复旦科创母基金设立的第一只基金、上海交大南通研究院新设科技板块私募基金管理人等。机构纷至沓来,进一步加快了股权投资要素的集聚,为好生态注入新活力。
今天的上海徐汇滨江正以全新姿态,成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与科技创新中心联动发展的关键支撑。
上海市徐汇区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近日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下一步,徐汇将继续打造国际化、高品质、新优势的“徐汇金融一城一街”,推动更多头部实力金融机构向优质载体资源集聚,做大做强“徐汇金融”特色品牌,有力促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能级提升。
一城书写“科创金融”徐汇样本
展开地图,徐汇滨江长11.4公里的“W”形岸线上,已规划建设了“一港一谷一城一场一心一园一湾”核心载体,徐汇滨江也实现了从“工业锈带”到“科创绣带”的华丽转变。
其中,“一港”指西岸传媒港,“一谷”指西岸数字谷,“一场”指西岸热力秀场,“一心”指西岸数智中心,“一园”指西岸中央公园,“一湾”指西岸生命蓝湾,“一城”则是指西岸金融城,徐汇将着力打造以金融科技为先导的现代金融产业集群。“六个一”的落地,都离不开金融“活水”的浇灌。
以模速空间为例,2024年,空间内企业融资总额超过20亿元,早期项目获投率更是高达88%。“当资本与生态完美融合,产业就像插上了翅膀,模速空间以令人震撼的速度成长为AI创新高地。”西岸集团副总经理、模速空间运营方上海大模型生态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晶晶透露,截至目前,模速空间已链接了百余家投资机构,让红杉中国、蚂蚁集团等资本纷纷前来“扫楼式”猎寻优质项目。
“目前,徐汇滨江还在建设当中,复旦科创母基金、道禾基金、红杉资本孵化器等企业或项目载体均已入驻,彰显了徐汇滨江的魅力。”徐汇区商务委相关负责人对记者透露。
耐心资本日益强大。例如,规模为225亿元的上海国投先导人工智能私募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人工智能母基金”)去年落地徐汇,增强了徐汇作为科技创新高地的地位,吸引了更多的优质项目和投资机构聚集于此。
今年4月初,徐汇区人民政府与上海国投达成战略合作,双方携手从投资、接续、退出等方面全方位引导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培育“科创核爆点”,共同打造股权投资集聚区,引入更多的PE/VC机构,打造全方位深度服务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产业投资体系。
徐汇对科创企业的精准浇灌力度在持续加大。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底,徐汇区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18.3亿元,同比增长15.2%。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178.9亿元,同比增长11.9%。
徐汇区商务委还通过深度打造科创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模速空间融资服务中心),以“工位+路演中心+投资机构展示区”形式,累计吸引了包括启明、中金、奇绩创坛等52家投资机构入驻平台,对接人工智能相关企业180余家,为160余家企业提供了融资服务。
徐汇区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徐汇金融大的基本面,西岸金融城承载了重点集聚牌照类、国际化标杆机构的重要作用,正着力打造“西岸金融总部基地项目”,招大引强集聚机构,形成标杆集群效应以及“机构集聚-品牌传播-生态赋能”的螺旋上升机制。
打响“科技领航黄浦江,西岸金融写新章”品牌,上述负责人表示,徐汇将围绕西岸金融城的定位及发展目标,实施“西岸金融品牌跃升工程”,构建西岸金融IP,通过多种形式扩大并强化西岸金融品牌影响力,并做好“西岸金融全景配套服务”,围绕载体规划建设、人才服务等做好全套保障,赋能西岸金融生态。通过“招大引强、品牌塑造、生态赋能”三位一体的战略,西岸金融城将致力于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能级提升贡献“徐汇样本”,努力成为全球金融新地标。
一街梧桐深处的资本力量
在上海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以下简称“衡复风貌区”),掩映于梧桐绿阴间的百年老洋房正焕发新活力——这片曾见证海派文化辉煌的历史街区,如今已集聚超600家股权投资机构,管理规模超1万亿元,成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力量。
坐落于上海太原路太原别墅的联升创投正是从衡复风貌区走出的资本力量,目前基金管理规模已超过40亿元。其承管的多只人民币基金是由上海联和投资有限公司和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作为基石投资人,联合国家和上海市引导基金以及多家市场化投资机构共同发起设立。
以徐汇为原点,联升创投在新材料、医疗健康、信息技术、新能源等领域主导完成了数十项投资,成功孵化并推动若干科创项目成长为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其中,典型项目包括瑞华泰、云从科技、翱捷科技、联影医疗、和辉光电等公众公司,兆芯、中科合成油等即将在科创板申报的企业,以及菁华医疗集团等正在排队拥抱资本市场的企业。
联升创投总经理俞峰对记者表示:一方面,徐汇区域内众多大院大所形成了肥沃的科创土壤,科创浓度很高,为投资机构提供了源头活水;另一方面,作为长期驻扎在徐汇的创业投资基金,联升创投与徐汇产业发展深度协同、积极互动,引入了不少优质项目落地。
菁华医疗集团就是在联升创投的推动下,选择在徐汇展业。“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到国内规模排名第二的辅助生殖医疗集团,我们用了10年时间。尤其是近三年来,公司一直保持3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这背后离不开徐汇区科创土壤的滋养。尤其是资金方面,项目启动至今近十年,以联升创投为首的徐汇资本力量一直顺应企业发展,默默支持我们,堪称耐心资本的典范。”菁华医疗集团董事长赵凯对记者表示。
长期扎根在徐汇的精文投资旗下多家公司、多个项目都落户徐汇。例如,精文近年新设子公司中,上海滨江普惠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上海旸谷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上海精文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上海精文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4家主要的子公司均落户于徐汇,助力徐汇建设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
“我们正在全力打造精文系基金矩阵,其中也会有多只基金属意落户徐汇。”上海精文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虞玮洁对记者表示,对于股权投资,“深耕行业”过去是机构的成功特点,而现在是必要条件,连接的是深度的产业认知、多维度的资源集聚,以及穿越周期的能力。
虞玮洁认为,徐汇的产业布局,深度体现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各阶段的数字经济同产业深度融合的特征。公司对与徐汇的持续、深度合作充满期待。精文将通过股权投资、基金合作、项目运营等多元方式,集聚产业资源,与徐汇共同建立合作生态平台,协同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
如今,徐汇已成功吸引了全国社保基金专项基金、红杉中国、IDG等长期资金、耐心资本落地,加快形成以股权投资为主、“股贷债保”联动的现代金融服务支撑体系。
瞄准打造具有衡复特色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集聚区,徐汇区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徐汇将继续充分挖掘衡复金融街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国内外知名股权投资机构和财富管理机构,加快推进上海全市首批股权投资集聚区建设。深入挖掘区内千家机构、万亿资本的资源优势,支持各类优质的天使投资、创业风险(VC)、私募股权投资(PE)、产业并购基金、夹层投资、Pre-IPO投资机构等集聚,支持各类主体发起设立S基金,打造“衡复金融筑巢栖凤”建设项目及“衡复金融梧桐资本”品牌工程,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股权投资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