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5-17 03:07:50 股吧网页版
瞄准算力基建融资 金租“精准”抢单防风险
来源:中国经营网 作者:石健

  “我们已经注意到一些上市公司的算力租赁业务正在踩刹车,因此也在重新思考算力租赁业务的风控及模式问题。”近日,一位从事算力租赁的金租业务人员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

  记者注意到,随着市场出现上市公司算力租赁合同终止的情况,如何防止业务“踩雷”问题也正在引发布局算力租赁业务的金租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深思。

  不过,多位租赁行业人士认为,终止算力租赁合同并非意味着行业从“蓝海”变“红海”,“优质算力租赁业务仍然需要大量的合作方”成为行业普遍共识,与此同时,如何能够做到“精准”抢单不“踩雷”,也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盲目入局陷困局

  眼下不少金租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正在调整算力租赁业务的模式和布局。而在算力租赁业务中,承租主体的授信问题成为后续业务的关键。

  一家从事商租的融资租赁公司负责人对记者表示,随着算力市场的爆发,跑步进场的不仅有中游从事算力租赁的服务商,还有上游的算力硬件供应商以及下游的算力开发商。而在三者之中,租赁公司作为中游的租赁服务商,需要与上游的供应商开展合作。

  不过,如果出现盲目合作的情况,则会让本身投放金额较大的业务陷入困局。

  对于刚进场时的场景,一位金租公司业务人员对记者说:“曾经出现过多家金租公司抢单的情况,最终有两家公司成功投放。投放呈现两个特点,一是投放年限较长,在5年以上。二是投放金额不低,都超过数亿元。”

  在该业务人员看来,将算力租赁业务横向与其他租赁业务相对比,存在明显超出风控要求的方面。“比如我们投放一家企业,首先要看这家企业的银行或者在金租公司的授信情况,如果达不到授信要求,是不能投放的。但是,对于算力租赁业务来说,合作不仅涉及承租人,我们还要看下游的算力开发商,如果是大厂公司,会对一些弱资质的承租主体带来加持,反而能成为金租公司或融资租赁公司争抢的对象。”

  不过,随着近期少部分上市公司算力租赁业务急踩刹车,也让不少租赁公司回归理性调整期。

  在多位租赁行业人士看来,算力大单不等于优质项目。一方面要看承租公司本身的经营数据,如银行授信、营收利润情况等;另一方面也需要理性看待市场的变化。

  一家银行系的金租公司负责人对记者表示,随着算力市场出现的新变化,业务人员在承接算力租赁业务时,重点关注承租主体是跨界还是主业。“尤其需要前期核实下游租约是否真实存在。”该负责人透露,“一些上游企业为了能够与租赁公司签约,抑或拿到银行授信,甚至会出现包装业务的情况,而下游的真实租约也会出现伪造。”

  此外,随着租赁公司入局后,后期的技术运维也要跟上。记者注意到,一些租赁公司正在招聘算力设备的运维技术团队,确保业务后期的专业性和稳定性。

  此外,租赁公司若想进入算力租赁这条赛道,不仅要扎实做好前期风控工作,公司在经营架构上也需完善。其中,因为算力设备多涉及海外采购,跨境外币支付、跨境担保等方面急需跟进。

  对此,交银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交银金租”)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公司通过在上海临港新片区设立 SPV公司的形式,以算力中心设备为租赁物,为在新加坡注册的算力运营企业提供融资租赁支持。

  在交银金租相关负责人看来,设立SPV公司,有助于优化客户营销策略、交易结构设计、跨境担保等业务流程,实际上也是确保了租赁物的合规性。同时,在跨境担保环节,通过与国内外金融机构的紧密合作,创新采用了多种担保方式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担保风险,提高项目的可行性。

  发挥“融资+融物”业务属性

  采访中,不少金租行业人士认为,金租公司还是要发挥“融资+融物”的业务属性。而对于算力租赁,一方面要选择优质的合作标的,避免业务“踩雷”;另一方面可以创新探索金租“融资”属性,以便更好进入算力产业赛道。

  民生金融租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银租协同”模式成为公司寻找新业务的关键。“我们通过与母行下属分行协同合作,为广东一家数据科技公司提供了1.65亿元的融资支持,用于中国联通内蒙古分公司算力设备购置。当得知该公司承建的中国联通项目存在融资需求后,依托母行综合金融服务体系,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了从业务对接到审批落地的全流程服务,帮助科创企业抢占发展先机。”

  据该负责人透露,未来公司将更大力度支持算力网络、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金融资源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

  此外,记者注意到,前不久皖江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皖江金租”)也完成一笔近亿元的算力租赁业务。

  皖江金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布局算力租赁市场,已经成为公司转型内容之一。不过,需要重点考察项目的应用场景,比如项目能够运用到智慧金融、智能制造、智慧交通等领域百余个应用场景,这是我们考察的关键。”

  记者注意到,对于金租公司而言,可以依托“银行系”“央企系”等背景实现资源优势、资金便利。但是,对于一些中小型融资租赁公司而言,如果重资金进入,将会对自身经营带来一定风险。

  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面对市场痛点,中小型租赁公司可以尝试轻资产运营,通过经营性租赁的方式来化解入局难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