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行业首个管理规模超千亿元的基金经理,张坤一举一动备受市场关注,目前又见新动态。
5月16日晚间,易方达基金公告称,因工作调整,张坤不再担任副总经理高级管理人员,将专注于投资管理工作。
易方达内部人士向记者证实,卸任后,他将继续坚守在基金经理岗位上,全身心投入到投资管理工作中,努力为持有人创造长期可持续回报。
张坤卸任副总经理一职
坚守投研一线近17年
上交所网站显示,5月16日晚,易方达蓝筹精选基金公告称,张坤卸任副总经理一职。

资料显示,张坤自2008年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即加入易方达基金,从事投研工作近17年,是其主动权益投研团队的核心人员。作为易方达自主培养的基金经理,张坤始终坚持以深度研究为基础的价值发现,追求长期稳健的超额回报。
张坤成为备受瞩目的基金经理,核心在于他坚定“与优秀企业长期共成长”的理念,并坚守至今。他的坚守也获得市场正反馈,过往创造出较好的投资业绩,因此其管理规模成为全部主动权益基金经理中的第一名。
在投资上,张坤属于高质量价值风格,追求高安全边际和持续稳定的成长性。他通过自下而上深度研究优秀企业、挖掘优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选股时看重企业的竞争力、护城河、商业模式及创造自由现金流的能力;同时强调安全边际,倾向于在有较强估值保护的情况下买入成长确定性强的公司,通过中长期持股分享优秀企业业绩成长,实现资本增值,获取长期稳定回报。
“我愿意跟生意模式很好、竞争力很强的企业非常长期地一起走下去,我愿意陪他们走很多年,可能五年、十年或者二十年。另外,我愿意比较重点地持有一些行业和企业,一定要优中选优。”在过去的一次公开访谈中,张坤谈到。
这样的长期坚守,从张坤的持仓中可窥见一斑。以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为例,自2018年9月5日该产品成立起,张坤即上任基金经理,从最新的一季报来看,该基金的前十大重仓中,有4只股票在其任期的全部26个季度中均位列重仓股行列。从年报数据来看,2022—2024年,该基金的换手率分别为35%、29%、49%,持仓较为稳定。
自2012年9月担任基金经理以来,以张坤历任公募基金的规模加权平均收益率计算(统计基金样本为历任公募基金,业绩均剔除3个月建仓期;加权平均收益率为各年度加权平均收益率复利连乘,其中各年度权重为5个季度平均规模),截至2025年3月31日,张坤个人业绩的累计收益率为298.80%、年化收益率为11.69%,大幅超越沪深300指数同期收益率。
若从单只产品来看,张坤管理时间超5年的3只基金,其任职以来业绩均战胜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截至3月31日,易方达优质精选混合、易方达亚洲精选股票、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自其任职以来累计收益率分别为425.50%、37.40%、89.26%,而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91.57%、29.31%、15.38%。
股票收益率连续低于企业ROE水平
这一现象不会长期持续下去
每次张坤都会在季报或年报中分享自己的投资感悟,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在一季报中,张坤也分享了自己的思考。
在易方达蓝筹精选的2025年一季报中,张坤写道:站在当前时点,市场对2025年的经济仍有较大分歧,我们也难以做出高确信度的判断。然而,如果自下而上观察,我们看到部分行业的竞争格局正在改善,企业家的预期也更加理性,企业的经营质量不断改善,利润率、周转率、自由现金流等指标不断变好,部分企业家的资本配置能力也有所提升,能够更加审慎地评估投资新业务和帮股东加码老业务之间的优劣,回报股东的决心也不断增强。
我们认为,地产下行对经济的影响正在逐步进入尾声,一系列提振消费的政策也有托底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与其纠结于经济,不如把着眼点放在企业上。毕竟,股票的收益率是由企业的收益率决定的,拉长来看应该大致相当于企业的ROE水平。过去几年发生的股票收益率连续低于企业ROE水平的现象,我们认为不会长期持续下去。
我们将专注于寻找具备优秀商业模式、竞争力和定价能力突出、行业空间广阔且资本分配对股东友好的公司。这些公司能在加深护城河的同时,远期能为股东创造出显著更多的自由现金流。我们希望在自己的能力圈内,发现并持有少数这样的公司,来分享这些公司的经营收益。无论何时,我们持有的公司都在不断创造自由现金流,这些不断积累的自由现金流将积累到企业的内在价值上,而企业内在价值的不断提升最终将会投射为企业长期的市值增长。
行业新趋势:
专注于投资基金经理“高管”卸任管理职务
过去,“投而优则仕”是公募基金行业激励优秀投研人才的一种方式。而近年来,市场却出现了一股反向潮流,不少投研出身的高管选择主动“减负”、不再兼任管理职务,将更多时间精力集中投入到基金管理中。
据记者统计,自2024年以来,已有多家基金公司高管级别的基金经理放弃管理职务,回归基金经理岗位。比如,嘉实基金机构首席投资官郭杰,贝莱德基金副总经理、首席投资官陆文杰,万家基金副总经理黄海、乔亮,安信基金副总经理张翼飞,信达澳亚基金副总经理冯明远,诺安基金副总经理杨谷,睿远基金总经理陈光明等。
这样的变化,有利于基金经理发挥投资专长、专注做好基金管理,更好地为客户创造价值;也彰显了行业机构坚持“以投资者为本”、突出投资者最佳利益导向的经营理念。
经过多年发展,专业投资能力对公募基金行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业内人士认为,高管级别的基金经理本就是公司的核心投研力量,其专业能力对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如今他们更专注地投入投资研究之中,有助于公司投研能力提升。同时,他们更纯粹聚焦投资管理的态度和行为,也为行业树立了榜样。
一直以来,易方达基金持续优化迭代“平台型、团队制、一体化、多策略”的投研体系,引导投研人员践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责任投资,为投研人员的独立思考、交流协同、成长发展等提供有力支撑和良好土壤。近日,易方达基金就落实《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表示,将坚持投资者最佳利益原则,并将其贯穿于公司治理、产品发行、投资运作、考核机制等基金运营管理全链条、各环节,与投资者同甘共苦、共同发展、相互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