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第二十届“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下称“光博会”)在武汉开幕。本届光博会首次纳入“国际光日”全球系列活动,吸引全球12个国家和地区的390家知名企业参展,集中发布近百项光电领域前沿技术成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光日”指导委员会主席约瑟夫·尼梅拉(Joseph Niemela)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表示,一项项成绩不仅彰显了博览会的规模 ,更印证了光谷在连接中国中西部科研、制造与市场应用中的核心作用。教科文组织的全球平台与光谷的活力生态相得益彰,未来将构建一个开放共享的交流网络,吸引全球科研机构、企业和教育组织携手合作,进一步扩大光谷的国际影响力。
第一财经记者逛展发现,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科技成果亮相本届光博会光电子技术产品“首发首展”活动,涵盖从核心芯片、材料到模块设备的全产业链创新,也聚焦通信、半导体、精密制造等战略领域,展现了产学研用协同攻关的成果。
本届光博会亮出三张“国际牌”——全球朋友圈再扩容、国际生意经更务实、产业秀场再升级。
5月15日,73位来自冈比亚、马来西亚、巴拿马等国的外宾在光谷企业开放日活动中(光谷 Technical Walk)走进光谷企业实地考察。“想要与中国企业合作”已成为参观外宾的共识。巴拿马大学微电子学教授卡斯蒂罗(CASTILLO MUOZ EDUARDO AHAMED)的关注点聚焦于半导体材料领域。走进企业后,他了解到光谷已实现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的完整链条,尤其在硅光芯片、光电集成晶圆等领域的突破令他惊叹。
“巴拿马工业化程度远比不上中国,但我们去年已启动半导体材料及应用的研究,我们需要光谷的技术赋能,希望未来能在某个领域开展相关合作。”卡斯蒂罗说。
针对国内企业的“出海”需求,本届光博会首次规模化引入俄罗斯、尼日利亚、马来西亚等13个境外采购团,定向释放需求清单,预计现场可促成近10项跨境合作意向。通过买家提名、定向邀约、采供对接等服务,提前梳理汽车工程、新能源、航空航天、智能制造等9大应用领域重点采购商,并定向邀请相关供应商参展,实现供需精准对接。设立签约专场活动,涵盖技术转让、产业链协同、跨境采购等类型,将展会流量转化为产业增量。
开幕式现场,共有20个重大招商项目签约,涵盖光通信、集成电路、化合物半导体、新型显示、人工智能等领域,签约总金额195.2亿元。现场还有10个重大技术贸易合作签约。
2001年,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落子光谷;2002年,首届中国武汉国际光电子信息技术博览会在光谷举办,打开了中国光电子信息产业与世界对话的窗口。过去19届光博会,共计召开330余场国际峰会,累计吸引30余国6800余家顶尖企业参展,接待60余万专业观众。本届展会预计将吸引6万人次专业观众参与,举办20余场会议及特别活动,覆盖激光技术、精密光学、汽车光电、半导体信息系统等六大应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