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近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山东省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胡薄在会上详细介绍了山东省为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而实施的“八大行动”,这一系列举措旨在应对新能源快速发展带来的消纳挑战,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升级,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近年来,山东省新能源发展势头强劲。截至2025年5月,山东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1.25亿千瓦,占电力总装机的51%以上,其中光伏装机规模以8514万千瓦位居全国首位,风电装机2669万千瓦排名全国第五。2024年,山东省风电和光伏利用率分别达到96.4%和98.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然而,随着新能源装机占比持续攀升,如何解决光伏发电“午间高峰、夜间低谷”的出力波动问题,成为消纳工作的核心挑战。
为此,山东省于2025年4月正式印发《山东省2025年新能源高水平消纳行动方案》,提出系统性实施“八大行动”。首先,通过优化新能源结构,计划将光伏与风电装机比例从3.2:1调整至2.6:1,利用风电的夜间出力特性弥补光伏不足,提升风光互补效益。其次,火电调峰能力增强行动将加速存量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全年完成2000万千瓦机组改造,并新建268万千瓦大型煤电机组,强化传统能源的调节支撑作用。
在储能领域,山东省计划年内新增压缩空气储能100万千瓦和电化学储能200万千瓦,同时推动钠离子电池、飞轮储能等新技术应用,完善储能市场交易机制,以提升电网灵活调节能力。电网建设方面,将推进弥河新建、海口扩建等工程,并加快东营富国至裕民线路投运,构建更坚强的省域和市域主网架。
此外,山东省创新消纳模式,计划建设30个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和30家虚拟电厂,聚合分布式电源、储能等资源实现灵活调峰。绿电消费促进方面,将打造高比例消纳绿电的产业园,推动算力中心与可再生能源项目协同布局,并拓展省外市场,力争年内实现5亿千瓦时绿电外送交易。市场化改革亦同步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将全面由市场形成,分时电价机制进一步优化,通过拉大峰谷价差引导用户参与调峰,例如电动汽车充电低谷时段电价仅为高峰时的一半。
山东省能源局强调,“八大行动”具有系统性、针对性和操作性三大特点,覆盖“发、调、储、用”全链条,通过明确目标、压实责任确保措施快速落地。例如,存量煤电机组改造实行“一厂一策”,计划9月底前完成全年机组改造任务,并提前谋划明年改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