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下,金融领域从业务模式到应用场景,都经历着深刻的改造。作为证券行业的科技领跑者,华泰证券近年来持续加大技术投入,驱动公司朝全面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加速转型。“华泰证券一直以来坚信科技的力量,并将其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之一。”近日,上证报专访了华泰证券信息技术部联席负责人、数字化运营部总经理王玲。她表示,华泰证券在数字化转型和数字金融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通过科技手段提升传统金融服务效率,并积极探索AI大模型等新技术的应用。
华泰证券的数字化转型并非单纯的技术应用,而是更注重组织文化的变革与流程的优化,在实践中积极投入资源,推动科技与业务的深度融合。王玲介绍,1998年,华泰证券率先在业内大规模开通网上交易,2009年前瞻布局移动互联网平台,研发“涨乐系”移动理财客户端,2017年上线首个自研机构交易平台产品MATIC,2019年上线机构客户服务平台行知,2022年全面上线FICC机构销售交易平台“大象平台”,FICC业务实现全面数字化转型。经过多年发展,多层次的研发人员积累为华泰证券的数字化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
王玲表示,华泰证券致力于通过科技手段,对传统的金融服务模式改造升级,使其更加高效、便捷,能够为更广泛的客户提供规模化、个性化的服务。“华泰证券的差异化优势并不在于技术本身的先进性,而在于如何将科技融入组织运作与文化之中,以科技的方式重新设计和界定企业的运营模式。”
随着AI大模型技术的兴起,华泰证券敏锐地捕捉到这一技术为金融行业带来的变革机遇,但在大模型技术应用上采取了稳健而积极的态度。记者了解到,在技术尚未成熟之前,华泰证券并未盲目跟风投入建设自己的垂类大模型,而是选择等待合适的时机,充分拥抱成熟的模型技术。2024年下半年,随着国产大模型以及海外模型的成长曲线逐渐清晰,华泰证券认为时机已经成熟,才开始扩大技术落地的范围,从之前的试点应用转向批量推广。
王玲表示,目前,华泰证券已经在投研、投行、合规风控等多个业务领域应用大模型技术,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在投研领域,通过AI平台加速投研报告生产,使华泰证券的投研报告能够在全市场中更快到达客户手中,极大地提升了服务效率与竞争力。此外,华泰证券还积极探索大模型技术在交易、风险控制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技术的应用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