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评论员张冬梅
5月13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平台企业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座谈会,与个体工商户、平台企业、金融机构等代表深入交流,了解个体工商户发展中的困难问题,就平台企业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提出意见建议。
从街边的网红咖啡馆到网上的特色小店,从小本经营的商户到初具规模的个体,在我们身边,个体工商户以其独特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成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服务百姓生活的驿站。个头虽小,作用不凡。作为市场经济的“毛细血管”和“神经末梢”,个体工商户是我国数量最多的经营主体,是民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稳增长、促就业、惠民生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年一季度,全国新设个体工商户394.9万户,展现出强大韧性和充沛活力。
但同时,个体工商户也有先天不足,比如规模小而散、抗风险能力弱、市场竞争力不强,是需要倍加呵护的一类经营主体。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和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从出台《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到减税降费给予金融支持、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等,已经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着眼当前,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还需要进一步稳固,个体工商户生存发展仍面临压力和挑战。在此背景下,如何让个体工商户“稳得住、活得好、长得大、飞得高”?必须以痛点思维、系统思维,打通“外部输血—自我造血”的良性循环。
在这方面,平台企业大有可为。同为民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台企业与个体工商户相互依存、互补共生。尤其随着网络直播、微商电商、新媒体等新个体经济迅速发展,这种“绑定发展”的关系更加紧密。拿外卖行业来说,没有万千“小个体”扎根,平台企业难以为继;失去外卖平台沃土,“小个体”施展空间受限。因此,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平台企业必然是重要一环。作为“大块头”,平台企业不仅体量规模大,在链接上下游、聚合产业链、高效配置资源、技术创新赋能等方面也具有显著优势。用足用好“大块头”的优势,在数字赋能、流量扶持、市场拓展等各方面为“小个体”助攻,形成“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局面,必将助力民营经济领域春色满园。
具体来看,平台企业尤须念好“三字诀”:快、准、实。其一,托举要快。客观来看,个体工商户具有一定“脆弱性”,面对困难时往往经不起拖与耗。平台企业的一场“及时雨”可能就是个体小商户的“救命药”。为此,可以探索为个体工商户建立问题快速响应机制。其二,帮扶要准。个体工商户可以划分为生存型、成长型、发展型,发展需求各不相同。是缺资源、缺市场,还是缺技术?有必要分型分类、因户施策,实施精准扶持方案,促进内生式发展。其三,效果要实。“鞋子合不合脚,只有穿的人才知道”,要把“肥”施到个体工商户发展的“根”上,就要多问需问计问效,把工作做得更实一点,真正落到发展账面上。
个体工商户好,经济才会更好。守护好量大、面广、业宽、人众的个体工商户,就是守护社会烟火气,就是守护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期待平台企业积极发力、更加给力,以“大块头”带动“小个体”,一齐迸发“大能量”,共同奔向大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