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杜娟通讯员穗规资宣
“十五五”时期(2026—2030年)是我国朝着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稳步迈进的关键阶段,也是广州市深入实施《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加快建设具有经典魅力和时代活力的中心型世界城市的重要五年。近期,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提前谋划组织开展了《广州市国土空间近期实施规划(2026—2030年)》(以下简称“近期规划”)编制工作。
近期规划是总体规划分阶段实施的重要抓手,紧密围绕总体规划的目标任务进行分解细化和时序安排,将“一张蓝图”转化为近期行动“一盘棋”。同时,衔接五年期发展规划,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与空间布局规划的有机统一。
建立近期重大项目清单
总体规划逐步逐项落地
近期规划围绕广州建设中心型世界城市长远目标,以总体规划2035年目标任务为引领,提出未来五年要达成的目标,明确这五年的重点发展区域和重要行动任务,建立近期重大项目清单,实现总体规划的发展目标逐步逐项落地落实。
统筹衔接各类专项规划,兼顾整合“条”的专项安排和“块”的空间统筹——全面梳理各类专项规划的近期目标指标、任务内容、重大项目等,将其与总体规划阶段性目标相衔接,在空间上进行引导和安排,以近期规划凝聚各方近期发展共识,形成近期建设的“一盘棋”。
将近期任务分解为一系列有主体、有目标、有时效、可考核的规划指标、行动计划和建设项目,牵引土地、资金、重大基础设施等资源的投放,实现“项目跟着规划走、资源跟着项目走”。
整合各类规划
形成近期重点发展片区
以总体规划为纲领,按照“目标—策略—行动—项目—实施”的逻辑顺序,重点开展4项编制内容,实现长远发展目标到近期实施项目的传导落实。
紧扣国务院赋予广州的“6+4”城市性质和核心功能,全面对接国家及省、市战略部署,对标全球城市竞争力指数,从建设国际一流城市的战略高度,精准识别“十五五”时期城市能级提升的核心发力领域。此外,基于近五年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的体检评估成果,系统梳理空间资源配置、功能布局、民生保障等领域的短板弱项,明确下一阶段“强优势、补短板”的主攻方向。
整合市、区两级总体规划、重点片区规划、各类专项规划的近期重点工作,从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两个方面统筹“条”的专项部署和“块”的空间布局。一方面以实现近期规划目标和重点任务要求为导向,强化对重大专项领域的统筹和支撑;另一方面围绕总体规划确定的“一带一轴、三核四极”的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城镇空间结构,结合近期各“条”上提出的工作重点,形成广州市近期重点发展片区。
确定5个重大专项任务
探索“AI推演”新技术
在近期规划目标与实施策略的引领下,衔接各类专项规划,整合各部门近期工作重点,统筹谋划确定现代化产业空间提质、综合交通枢纽提能、城市品质宜居水平提升、海洋创新发展提级、美丽国土安全韧性提高5个重大专项任务,明确各项任务的具体目标、行动计划、实施路径,并配套制定空间指引、专项指标,强化规划内容的可实施性和可操作性。
探索“土地+项目+资金”的融合保障机制。加强与发改等部门联动,推动规划、土地、财政、金融等政策工具形成合力;探索“AI推演”新技术应用,围绕近期规划指标和行动计划,运用AI数智技术推演模拟近期规划实施未来场景,构建“预测—预警—预演—预判”标准化全流程机制,动态预测规划相关指标和空间发展未来趋势,评估近期规划实施水平,提升空间治理科学性和适应性。
编制重点
统筹“条”“块”
从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两个方面统筹“条”的专项部署和“块”的空间布局。
强化对重大专项领域的统筹和支撑;围绕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空间结构,结合近期各“条”上提出的工作重点,形成广州市近期重点发展片区。
专项任务
统筹谋划确定现代化产业空间提质、综合交通枢纽提能、城市品质宜居水平提升、海洋创新发展提级、美丽国土安全韧性提高5个重大专项任务。
主攻方向
系统梳理空间资源配置、功能布局、民生保障等领域的短板弱项,明确主攻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