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晚间,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证券公司债券(含企业债券)承销业务专项统计,详细披露了券商一季度承销各类债券的数量、金额及排名情况。
本次专项统计的范围包括券商在上交所、深交所和北交所承销绿色债券(含资产证券化产品)、低碳转型债券、科技创新债券、乡村振兴债券(含资产证券化产品)、“一带一路”债券、民营企业债券(含资产证券化产品)和地方政府债券的有关情况。
回顾2024年,券商合计主承销科技创新债券6136.86亿元,同比增长68.48%。今年一季度,作为科技创新债券主承销商的券商共40家,合计承销了107只科技创新债券,同比增长30.49%;合计金额为1042.93亿元,同比增长10.26%。从单家公司的表现来看,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国泰海通、中金公司一季度主承销科技创新债券金额分别为243.58亿元、150.67亿元、128.26亿元、100.5亿元。
东吴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李勇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券商积极发力科技创新债券承销业务,可以提升科创板块的市场流动性,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定价机制。当前,券商加速布局科技创新债券承销业务,有利于把握政策红利、抢占市场份额,能够在推动自身业务增长的同时,助力科技创新债券市场的建设和科技创新型企业的长远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在政策的有力推动下,券商正持续打造覆盖民营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综合服务体系,助力民营企业优化融资结构、提升融资质量。一季度,券商在承销民营企业债券方面也表现亮眼,33家券商合计承销了98只民营企业债券,同比增长25.64%;合计金额为1071.66亿元,同比增长18.84%。其中,资产证券化产品59只,合计金额为548.38亿元。从单家公司的主承销金额来看,中信证券、平安证券、广发证券的主承销金额分别为168.14亿元、133.33亿元、102.59亿元。
一季度,券商在多个细分债券领域积极发力,展现出多元化的业务布局和专业的服务能力。作为乡村振兴债券主承销商的券商共13家,承销11只债券,合计承销金额为96.63亿元,同比增长263.27%;其中,资产证券化产品1只,金额为13.55亿元。作为“一带一路”债券主承销商的券商共10家,承销6只债券,合计金额为41亿元。参与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券商共63家,合计中标金额420.46亿元,合计中标地区20个。在助力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方面,一季度,作为绿色债券主承销商的券商共26家,承销25只债券,合计金额为217.19亿元;其中,资产证券化产品7只,合计金额为91.89亿元。作为低碳转型债券主承销商的券商共10家,承销6只债券,合计金额为31.5亿元。
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朱克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近年来债券承销业务正日益成为券商投行业绩的重要支撑,因此,券商正加速提升债券承销服务能力、进一步布局创新型债券品种,开拓盈利新增长点,并重视在细分领域构筑特色优势。
近期,多家券商披露了在债券承销业务领域的最新战略布局。例如,东北证券在债券承销业务方面持续推动落实区域战略,深入分析客户战略定位和业务属性,为客户提供企业转型和投融资解决方案;同时不断拓展债券分销、转售等细分业务,以实现多元化创收。第一创业将深化客户服务策略,一方面巩固北交所债券业务先发优势,另一方面积极拓展科技创新债券、绿色债券等细分种类业务,助力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与经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