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宁波5月15日电 特写:潮起东海岸世界共此“港”
新华社记者彭嵩涵、郑可意
海水轻涌,浪随风至,万吨货轮穿梭如织。世界级深水良港宁波舟山港,迎来了一次跨越国界的友好之约。
5月14日下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咨询委员会2025年会议在浙江宁波召开前夕,来自埃及、英国等国的咨委会委员应邀前往宁波舟山港梅山集装箱码头走访参观。
一艘艘巨轮在泊位间调转方向,起重机臂展如龙……这座世界级港口繁忙的景象,吸引着委员们的目光。
“太令人震撼了!”看着一艘超大型集装箱轮缓缓靠泊,埃及前总理沙拉夫沉思良久。他回忆起自己从前做运输工程师的经历:“我曾参与过不少港口项目,和它们相比,宁波舟山港无疑更出色。”
在沙拉夫看来,当今世界经济愈发依赖海上运输,而高效运转的港口正是全球贸易的基石。他激动地说:“宁波舟山港不仅基础设施先进,更具备强大的吞吐能力和联通功能,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球互联互通典范。”
位于中国东海之滨的宁波舟山港,是世界上唯一年货物吞吐量连续16年突破10亿吨的港口。200多个万吨级深水泊位分布于20个港区,构建起南北绵延220公里的港口群,使之成为长三角经济圈的黄金节点,亦是“一带一路”倡议下连接中东、非洲、欧洲的重要支点。
“我还从未见过如此宏大的港口。”非盟委员会前副主席姆温查边走边拍照,不时驻足细看。“这里凝聚着大量人力、科技和创新成果,真正体现了何为‘世界级’的定义。”他说。
对姆温查而言,宁波舟山港不仅是一个物流枢纽,更是一面象征多边主义的旗帜。“共建‘一带一路’的目标之一,就是推动全球多边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姆温查说,“无论是港口、公路、区域枢纽还是航空网络,都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基础设施连接的不仅是地区,更是发展机遇。”
展厅里,大屏幕上跳动的数据实时反映着港口的运营节奏。委员们通过数字化平台,感受“智慧港口”如何实现高效管理与绿色发展。
英国标准人寿安本集团主席范智廉一边听讲解员介绍,一边频频点头。“这正是全球枢纽港口应具备的水准。”他留意到,宁波舟山港的运营不仅靠硬件,更依托强大的数字化和系统化管理能力,“这展现了开放、进取的现代中国形象”。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余年来,港口合作始终是互联互通的重点领域。中巴经济走廊上的“璀璨明珠”瓜达尔港、“地中海第一大港”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尼日利亚首个现代化深水港莱基深水港……随着共建“一带一路”不断走深走实,中国企业与多国伙伴合力将一座座现代化港口建设得更好,不仅拓宽了海上贸易通道,也为共建国家带来了可持续发展新机遇。
开放中见包容,合作中谋共赢。一座港口,成为中国与世界互联互通、合作共赢的真实写照。参与走访的委员们纷纷表示,亲眼目睹宁波舟山港的繁荣,让他们再次看到了未来各国加强海上合作的路径与机遇。
沙拉夫说,共建“一带一路”是当今最重要的国际合作平台之一,承载着多国的发展梦想,具有历史性意义。“通过加强互联互通与伙伴关系,我们实现了全球的紧密联结。我们共同谋划、共同建设、共享成果。”
初夏的阳光洒满港口,一艘艘货轮披着金色余晖驶向远方。姆温查动情地说:“我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本身就是一座希望之港、发展之港、未来之港。”
潮起东海岸,世界共此“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