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15日电 题:推进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如何发力?
新华社记者周圆、张辛欣
科技服务业是连接科技创新与市场需求的重要桥梁。我国科技服务业发展情况如何?怎样进一步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15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回应社会关切。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科技服务业在重点领域取得长足发展——
去年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6.8万亿元,同比增长11.2%,连续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全国技术出口额同比增长8.8%;我国科技型企业孵化器在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布局;2023年,全国科技服务法人单位211.8万个,建设各类科技型企业孵化载体1.6万家,建成覆盖全国95%县级以上地区的孵化服务体……
“总体看,我国科技服务业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到了量的快速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并举的发展阶段。”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司长魏巍说。
如何持续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标准化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在组建部科技服务业标委会,编制科技服务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强化标准体系化布局;布局技术转移、企业孵化、技术推广等重点领域标准;组织地方、标准化机构、相关行业协会等开展标准宣贯。
企业孵化服务作为科技服务业的重要内容,是科技创新链条中的重要一环。
我国孵化器自1987年发展至今,形成以孵化器为核心节点,各级政府、高校院所、投资机构、大企业等协同推进,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发展格局,累计孵化上市(挂牌)企业超过5000家,科创板上市企业中三分之一为孵化器培育企业。
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主任吕先志介绍,下一步将出台孵化器管理办法,做好税收政策接续支持,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量子信息等新兴领域布局一批卓越级孵化器,加快建设全国孵化“一张网”,促进跨区域孵化资源协同合作等,打造更多高水平、专业化孵化器,促进更多先进成果在孵化器内转化,培育更多创新力强的硬科技企业。
培育全国一体化技术市场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但各地技术市场仍存在不互通等问题。吕先志表示,下一步将推动完善技术权益登记、交易标准、产权保护等技术市场基础制度;建好国家统一技术交易服务平台,加快构建统一技术交易规则体系;发展技术转移、技术推广、科技咨询、科技传媒等科技中介机构等。
技术经理人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发挥着“牵线搭桥”“精准服务”的关键作用。
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加大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力度,提升36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能力。吕先志介绍,下一步将制定加强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的政策文件,构建“技术经理人+”生态,推动高校、科研机构、科技型企业、医疗机构等设立技术经理人岗位,加强技术转移学历教育和通识教育,健全股权激励、收益分成和佣金提取等制度,完善职称评审和聘用制度等。
引导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是科技服务业的一项重点任务。
目前,我国搭建起国家产融合作平台,汇聚38.1万家优质企业、3090家金融机构、800余项金融产品。魏巍介绍,下一步将持续深化产融合作,聚焦生物制造、人工智能、数字技术、低空经济等领域挖掘早期硬科技项目,对接全国创新资源和金融力量;引导社会资本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提供多渠道、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推广应用“中试险+研发贷”组合模式;引导金融机构完善金融产品和服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