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5-15 23:51:29 股吧网页版
权益向好助力“固收+”表现亮眼,优质“固收+”如何实现1+1>2?
来源:蓝鲸新闻

  年初科技主题的崛起,不仅推动了A股和港股相关概念股的大幅上涨,也极大地提振了市场情绪和投资者信心。在市场情绪改善、股市回暖的背景下,固收+及偏债混合型基金的配置优势愈发凸显。银河证券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含权类的偏债型基金、普通债券型基金、可转换债券型基金今年以来、近一年的平均收益率均显著超越债券基金整体平均收益。

  其中,“固收劲旅”工银瑞信基金旗下的“固收+”及偏债混合型产品凭借对权益行情的精准把握做好“+”法,叠加公司长久以来在固收领域的深耕细作精铸安全垫,旗下“固收+”及偏债混合型产品展现出“进可攻、退可守”的实力,在股债市场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亮点频现。银河证券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工银瑞信共有22只固收+及偏债混合型基金在近一年、近三年、近五年、近七年内位居同类前1/4,涵盖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混合债券型一级基金、偏债混合基金、可转换债券等多种类型,可充分满足不同投资者对稳健投资的需求。从基金一季报数据来看,截至2025年3月31日,近一年工银瑞信旗下的“固收+”及偏债混合基金里,共有11只收益率突破5%,其中3只收益率超过9%。

  做对“+”法,打造弹性“增强器”

  作为增厚收益的关键抓手,权益类及转债类资产在“固收+”组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据银河证券分析,2024年四季度高收益“固收+”产品普遍加仓大盘成长股及电子行业,而注重防守的“固收+”基金则重点配置银行、有色、煤炭、交运等防御性板块。工银瑞信旗下“固收+”及偏债混合型基金的“+”法策略因基金经理投资风格、能力圈不同而各有差异,但凭借对权益机会的精准把握,成为结构性行情的“捕手”。

  稳健的红利类资产是“固收+”及偏债混合基金的重要权益配置方向。由黄诗原管理的工银聚安混合A,据基金一季报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该基金近一年、近三年、收益率分别达18.8%、27.11%,银河证券数据显示,截至3月31日,该基金近一年跻身同类前2%(4/262),近三年稳居榜首(1/229)。该基金持续维持较高的权益仓位,2025年一季度末总资产的39.01%投向股票,权益投资上注重低估值和高分红,挑选具备商业模式稳定性的个股,同时持续挖掘稳定增长类的转债,较好地把握住了行情。

  同样由黄诗原管理的工银可转债债券,近年来优选公用事业、交通运输、煤炭等红利类股票以及银行类转债作为底仓,一定程度上精准把握住了红利行情。基金一季报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该基金近一年、近三年、近五年收益率分别达9.60%、22.11%、40.52%,另据银河证券数据,截至 2025 年一季度末,该基金在近三年同类排名 1/38,近五年同类排名6/32。

  均衡配置与灵活调仓也是“+”的策略之一。如郭雪松管理的工银银和利混合凭着其对红利、消费、成长及上游板块的均衡覆盖,同时通过灵活风格调配有效应对市场波动,显著提升了组合收益。基金一季报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该基金近一年、近三年收益率达9.45%、12.53%,银河证券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该基金近一年、近三年均稳居同类前1/10分位。

  同时,由价值名将盛震山与刘婷管理的工银瑞信聚丰混合A权益仓位24年全年在30%左右,行业配置聚焦,上半年主要配置能源、公用事业,下半年主要配置有色金属和公用事业,期间对于消费进行了波段操作。通过集中投资低估值大盘价值股票,在复杂市场中保持稳健业绩。基金一季报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该基金近一年、近三年收益率分别达7.06%、24.46%,银河证券数据显示,该基金近三年同类排名3/229。

  焦文龙和何顺共同管理的工银聚享混合A,则通过债券资产筑底、权益方面以定量化筛选、分散配置策略为主,有效降低组合波动性及回撤风险。基金一季报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该基金近一年、近三年收益率分别为21.98%、4.91%。银河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该基金近一年来业绩位居同类榜首(1/262)。

  从长期来看,“固收+”及偏债混合型基金的权益投资策略亦会紧跟市场变化做出灵活调整,力争实现长期稳健回报。如长跑健将代表——工银双利债券自2010年成立以来,运作已近15年,该基金非常注重通过宏观层面自上而下的判断,力争资产配置的胜率,结合市场行情灵活调整权益配置组合,2021年四季度或提高基建、地产产业链配置比例,2023年以来维持较为均衡的权益配置思路,2024年上半年或又减持部分业绩不达预期和经营趋势向下的军工、医药、消费公司,保持相对均衡的配置。基金一季报数据显示,该基金成立以来净值增长140.69%,超越业绩基准84.66%,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固收+”基金的实力与魅力。

  稳健筑基,加强固收“护城河”

  对于“固收+”及偏债混合类产品来说,在追求收益增强的同时,做好核心底仓投资管理是稳健行远的根本。在纯债类资产的投资上,工银瑞信凭着固收投资领域的深厚沉淀打造了具有保障力的“护城河”。

  近年来在利率持续下行、信用利差收窄及市场波动等多重因素叠加的背景下,债券投资精细化管理及风险管理越发显得重要。经过近20年发展,工银瑞信固定收益研究领域从初期的宏观、债券,逐步扩展至宏观、货币、信用策略、利率策略、信用评级、转债、衍生、大类资产配置等全部覆盖,以扎实的研究为支撑,挖掘和把握债市投资机遇。

  在信用研究方面,工银瑞信构建了16名成员组成的研究团队,划分为4个专业组(产业组、城投组、金融地产ABS组、专家组),以及1个质控综合组,实现了对信用研究的全面覆盖和精细分工,在信用研究能力上,团队构建了完善的评级体系,为债券投资保驾护航,2024 年工银瑞信信用债组合零违约。

  同时,工银瑞信固收投研团队聚集了一批能力多元、各有所长的基金经理,形成了“老中青”完善的人才梯队。

  首席固收投资官欧阳凯拥有22年从业经验,16年投资管理经验,管理产品曾荣获20项业内大奖,其中曾8度荣获“金牛基金奖”,尤为擅长大类资产配置和预判经济周期的发展演变,争取提前选取较优资产、规避较差资产。

  资深基金经理谷衡、何秀红投资管理经验均在12年以上,其中谷衡投资风格稳健,较少做信用下沉,严格控制组合风险,其代表组合工银纯债基金2023年获得晨星(中国)2023年度基金奖;何秀红擅长通过宏观经济基本面判断,积极寻找具有较强安全边际的资产,通过自上而下进行资产配置,准确把握大类资产轮动,审时度势对资产配置进行灵活调整。券种方面尤其擅长信用债配置,基金一季报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由她管理的核心产品工银四季LOF,近一年收益率达到4.48%,自2014年转型以来收益率达 89%,超额回报达29.92%。

  中生代力量如张洋、景晓达、周晖、郭雪松、赵建、庄园、刘婷等展现出各自成熟的投资体系和能力特色。其中,周晖不仅担任养老金投资中心投资总监,还兼任基金经理。从基金一季报来看,截至2025年3月31日,他所管理的工银瑞盈18个月定期开放债券近一年收益率达17.96%,超额回报达11.73%,银河证券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该基金近一年、近三年收益均居同类第2。

  新锐力量如徐博文、汪湛、尹珂嘉、陈鑫等亦开始崭露头角,为团队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新思维。根据一季报数据,截至2025年3月31日,由陈鑫参与管理的工银新生利混合近一年收益达7.46%。

  老中青三代人才的高效协同,形成了强大的体系化能力和人才矩阵,为工银瑞信“固收+”及偏债混合型产品筑牢了安全垫。

  多变的市场中,“攻守兼备”的“固收+”及偏债混合型基金魅力逐渐凸显,其中的佼佼者更是能够发挥1+1>2的优势,助力投资者在多变的市场中稳健前行。工银瑞信基金始终致力于通过多元化的产品布局和精耕细作的投研实力,为投资者打造多样化的投资选择。建议投资者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宜的产品,在长期投资中实现资产的稳健增值。

  数据说明:

  1、各类型基金滚动月度业绩汇总数据来源于银河证券,数据截至2025年3月31日。

  2、同类排名数据来源于银河证券,数据截至2025年3月31日。工银瑞信聚安混合(A类)近一年、近三年分别居同类4/262、1/229,工银聚享混合(A类)近一年居同类1/262,工银瑞信聚丰混合(A类)近三年居同类3/229,同类基金指普通偏债型基金(股票上限高于30%)(A类);工银瑞信可转债债券近三年、近五年分别居同类1/38、6/32,同类基金指可转换债券型基金(A类)。工银瑞盈18个月定期开放债券近一年、近三年均居同类2/24、2/21同类基金指定开普通债券型基金(二级)(A类);工银银和利混合近一年、近三年分别居同类20/329、25/289,同类基金指普通偏债型基金(股票上限不高于30%)(A类)。

  3、工银聚安A成立于2021年8月10日。黄诗原自2023年11月3日至今担任本基金基金经理。该基金2021年-2024各年度、近一年、近三年净值增长率分别为2.11%、-4.94%、-3%、20.16%、18.8%、27.11%,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为-0.38%、-2.7%、-1.8%、10.8%、9.72%、11.9%。数据来源于基金定期报告,各年度数据来源于各年度年报,近一年数、近三年据截至2025年3月31日。

  4、工银可转债成立于2016年12月14日。黄诗原自2021年9月6日至今担任本基金基金经理。该基金2019-2024各年度、近一年、近三年、近五年净值增长率分别为30.15%、18.25%、15.69%、-24.78%、15.06、18.67%、9.6%、22.11%、40.52%。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分别为19.83%、6.85%、11.98%、-7.31%、-0.01%、11.37%、13.39%、12.65%、26.52%。数据来源于基金定期报告,2019-2024各年度数据来源于各年度年报、近一年、近三年、近五年数据截至2025年3月31日。

  5、工银银和利混合成立于2016年12月29日。郭雪松自2020年6月11日至今担任本基金基金经理。该基金2020年-2024年各年度、近一年净值增长率分别为19.32%、16.78%、-7.03%、-0.94%、11.95%、9.45%,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为10.33%、2.25%、-4.5%、-0.17%、10.21%、6.84%。数据来源于基金定期报告,各年度数据来源于各年度年报,近一年数据截至2025年3月31日。

  6、工银聚丰混合A成立于2021年5月28日。刘婷、盛震山自2023年1月13日至今担任本基金基金经理。该基金2021-2024各年度、近一年、近三年净值增长率分别为0.27%、-6.83%、8.76%、11.95%、7.06%、24.46%。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分别为-0.03%、-4.50%、-0.17%、10.21%、6.84%、8.59%。数据来源于基金定期报告,2021-2024各年度数据来源于各年度年报,近一年、近三年数据截至2025年3月31日。

  7、工银聚享混合A成立于2021年8月24日。焦文龙自2023年9月22日至今担任本基金基金经理,何顺自2023年10月20日至今担任本基金基金经理。该基金2021年-2024年各年度、近一年、近三年净值增长率分别为2.89%、-4.57%、-7.64%、8.37%、21.98%、4.91%,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为1.66%、-4.5%、-0.17%、10.21%、6.84%、8.59%。数据来源于基金定期报告,各年度数据来源于各年度年报,近一年、近三年数据截至2025年3月31日。

  8、工银双利债券A成立于2010年8月16日。欧阳凯自基金成立日起至今担任本基金基金经理,徐博文自2021年10月11日至今担任本基金基金经理,李昱自2022年12月14日至今担任本基金基金经理。该基金自2010-2024各年度、自成立以来净值增长率分别为0.70%、2.58%、8.52%、4.46%、21.18%、14.38%、4.87%、-0.29%、9.61%、8.90%、7.02%、1.97%、2.81%、0.91%、5.13%、140.69%。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分别为-1.60%、5.33%、3.60%、-0.47%、10.34%、8.15%、1.85%、0.24%、8.22%、4.59%、2.98%、5.09%、3.31%、4.78%、7.61%、84.66%%。数据来源于基金定期报告,2010-2024各年度数据、自成立以来数据截至2025年3月31日。

  9、工银四季收益债券A成立于2011年2月10日。何秀红自金成立日起至今担任本基金基金经理,黄杨荔自2024年12月24日至今担任本基金基金经理。该基金自2020年-2024年各年度、近一年净值增长率分别为3.66%、7.01%、1.08%、3.17%、5.36%、4.48%,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分别为3.22%、4.22%、2.59%、4.36%、4.34%、3.23%。数据来源于基金定期报告,2010-2024各年度数据来源于各年度年报,近一年数据截至2025年3月31日。

  10、工银瑞盈18个月定期开放债券成立于2016年11月2日。周晖自2021年3月18日起至今担任本基金基金经理。该基金自2020年-2024年各年度、近一年净值增长率分别为-1.92%、-1.25%、-0.77%、1.08%、20.23%、17.96%,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分别为7.88%、3.22%、-1.93%、1.47%、9.38%、6.23%。数据来源于基金定期报告,2010-2024各年度数据来源于各年度年报,近一年数据截至2025年3月31日。

  11、工银新生利混合成立于2016年12月29日。王朔自2023年2月7日至今担任本基金基金经理,陈鑫自2023年12月11日至今担任本基金基金经理。该基金2020-2024各年度、近一年净值增长率分别为18.85%、10.42%、-6.73%、-4.17%、10.4%、7.46%,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分别为10.33%、2.25%、-4.5%、-0.17%、10.21%、6.84%。2010-2024各年度数据来源于各年度年报,近一年数据截至2025年3月31日。

  12、欧阳凯在管基金工银瑞信双利债券A于2012年03月28日、2017年04月08日获得一年期债券型金牛基金、2019年04月15日、2021年9月28日、2014年03月29日获得三年期债券型金牛基金、2016年03月27日、2020年03月31日获得五年期债券型金牛基金;工银新财富灵活配置混合于2017年04月08日获得一年期混合型金牛基金。颁奖机构:中国证券报。

  13、谷衡在管基金与工银纯债基金2023年3月31日获得晨星(中国)2023年度基金奖。颁奖机构:晨星(中国)。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