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在2025中国社会责任投资高峰论坛上,上海证券交易所研究所副总监刘蔚以资本市场加大普惠金融产品服务供给为例,介绍了上海证券交易所积极发展的债券ETF、红利低波ETF为代表的低风险、稳收益产品的成果。
数据显示,1月至4月,上交所支持民营、中小企业发行债券和资产证券化产品1194亿元,其中,发行中小微企业支持债券59亿元;支持乡村振兴债券发行116亿元;支持供应链ABS发行379亿元、小额贷款债权ABS发行575亿元。推出1—3年国债ETF和4只做市基准公司债ETF产品,截至2025年4月底,债券ETF产品规模2149亿元,较2024年底增长43%。
2月,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加强对科技型企业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丰富资本市场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产品制度体系、提升资本市场服务普惠金融效能、推动资本市场更好满足多元化养老金融需求等。
刘蔚介绍,在绿色金融方面,上交所完善绿色企业和项目股债融资体系,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企业上市融资、并购重组、发行债券等。强化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细化绿色债券定期报告披露要求。丰富绿色主题股票、绿色债券、气候转型、ESG相关指数与投资品种。2024年以来,支持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IPO公司数11家、募集资金超100亿元;推动绿色债券(含绿色ABS)发行近1700亿元。截至2025年4月底,上交所绿色ETF产品共计45只,规模401.4亿元;中证指数累计发布ESG等可持续发展指数153条,其中股票指数115条,债券指数35条,多资产指数3条。在养老金融方面,截至2025年4月底,发布沪深300债券、红利低波股债恒定、养老FOF、民企信用债等60条指数,提升指数可投资性和代表性,助力中长期资金入市。
刘蔚表示,后续,上交所愿与市场各方携手共进,进一步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各项工作,充分发挥上交所大盘蓝筹集聚、硬科技领先、多产品支撑和精准化服务的功能优势,做到每篇文章既各有侧重,又深度融合、相互促进,切实提升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