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下称《意见》),要求建设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目标到2030年,城市更新行动实施取得重要进展。
多位专家向记者表示,政策信号非常清晰,可以肯定2025年各地城市更新行动将加速。
围绕人民关切,《意见》部署了八项主要任务:加强既有建筑改造利用,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开展完整社区建设,推进老旧街区、老旧厂区、城中村等更新改造,完善城市功能,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造,修复城市生态系统,保护传承城市历史文化。
其中,加强既有建筑改造利用位列主要任务首位。《意见》提出,稳妥推进危险住房改造,加快拆除改造D级危险住房,通过加固、改建、重建等多种方式,积极稳妥实施国有土地上C级危险住房和国有企事业单位非成套住房改造。分类分批对存在抗震安全隐患且具备加固价值的城镇房屋进行抗震加固。
“无论何时何地,哪个城市,保证房屋居住安全都是第一位的,这也是城市更新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向记者表示,《意见》全文对此都非常关注,并提出建立房屋使用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
推进老旧街区、老旧厂区、城中村等更新改造是另一主要任务。记者此前从住房城乡建设部了解到,今年我国将谋划实施一批城市更新改造项目,全面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持续实施完整社区建设、既有建筑改造利用和老旧街区更新改造等民生工程、发展工程。
针对城市更新面临规划、土地、财税、金融等多重挑战,《意见》还给出了一系列加强支撑保障的举措。其中,在完善用地政策方面,《意见》要求“推动土地混合开发利用和用途依法合理转换”“盘活利用存量低效用地”。
在健全多元化投融资方式方面,《意见》要求“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等支持力度”“中央财政要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地方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落实城市更新相关税费减免政策”“强化信贷支持”“完善市场化投融资模式”等。
实际上,创新多元化城市更新投融资机制日益丰富。住房城乡建设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12个省设立专项资金给予奖补或贷款贴息,12个省发行专项债近1000亿元用于各类更新改造,一些地方完善税费减免政策。各地积极争取金融信贷支持,拓宽征信方式、延长贷款期限。28个城市设立城市更新基金,总资金规模达4550亿元。各地通过政企合作、特许经营、企业承包、自主更新等,吸引社会资本投入。
据悉,今后几年,城市更新是政府投资的支持重点,2025年也将继续加大力度。此前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在提前下达的2025年部分“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和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当中,优先支持一批城市更新重点项目。
“城市更新行动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是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现阶段扩大内需、稳投资、促消费的重要抓手。可以看到,中央相关部门推进城市更新的步伐正在加快。”中指研究院研究总监吴建钦向记者表示,城市更新将进一步得到政策和资金、土地等方面更完善的支持,各地可因地制宜在城市更新方面进行创新探索,建立健全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机制,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