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市江宁区市场监管局日前通过南京市江宁区人民政府官网公布一则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公告。公告称,相关抽检结果显示,520批次食品样品合格,4批次样品不合格。记者注意到,南京盒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第九分公司销售的即食绿心猕猴桃(生产日期/批号:2025/4/7),氯吡脲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结果为0.085mg/kg,标准值规定为0.05mg/kg。
澎湃新闻了解到,氯吡脲通俗被称“膨大剂”,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中的一类,具有加速细胞分裂,促进细胞增大、分化和蛋白质合成,提高座果率和促进果实增大的作用。常用的有氯吡脲、赤霉酸等。猕猴桃膨大剂的主要成分就是氯吡脲。
猕猴桃使用氯吡脲超标或过量,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吗?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对澎湃新闻表示:“一般情形下不会出现问题,即便有超量(使用)情况,其限量值也存在较大安全边际。”钟凯称,通常人们也不会每天都摄入膨大剂超标的猕猴桃。
此前曾有农科院方面的专家在媒体详细解释过水果种植过程中使用膨大剂的问题,指出我国对膨大剂使用有严格的管控,目前还没有科学的证据表明膨大剂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此前,据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日前通报,青岛盒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潍坊分公司销售的来自小町蛋业(山东)有限公司的保洁无抗鲜鸡蛋(生产日期/批号:2025/2/17,规格型号:1.59kg(30枚)/盒),被检测出地美硝唑和甲氧苄啶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据了解,地美硝唑是硝基咪唑类抗原虫药,可用于治疗禽组织滴虫病等。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GB 31650-2019)中规定,地美硝唑为允许作治疗用、但不得在动物性食品中检出的兽药。而甲氧苄啶为抗菌增效剂,常与磺胺类药物一起使用,按上述规定,甲氧苄啶在家禽的蛋中最大残留限量值为10μg/kg,但本次盒马批次鸡蛋中检测出残留量为13.0μg/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