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初,在关税影响下市场避险情绪升温,国债收益率快速下行,接近1月的低点。随后,转为窄幅震荡。其中,10年期国债收益率自4月7日以来围绕1.65%波动。进入5月,降准降息落地叠加关税谈判超出预期,国债收益率曲线重新走陡。
整体而言,国债市场环境发生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双降”落地,货币政策预期兑现。
5月7日上午9时,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此次政策的出台,是贯彻落实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的具体体现。
货币政策方面,央行发布3类10项措施,包括降准降息。降准0.5个百分点,能够在政府债发行高峰期保障流动性合理充裕。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预计带动LPR同步下行0.1个百分点,能够进一步降低实体融资成本,同时直接降低购房成本和减轻存量房贷压力,间接提振居民消费意愿。
对债市而言,降准降息预期是做多的主要支撑因素,政策预期的兑现使得止盈情绪升温。
二是中美经贸会谈达成共识,市场风险偏好回升。
中美在日内瓦举行经贸会谈后,于5月12日发布联合声明,宣布大幅削减相互关税。
在此影响下,市场风险偏好明显回升,股市大幅反弹,黄金价格明显回调,债市随之承压。
不过,市场也有不变的因素。
一是资金面边际转松,利多短端债券。
3月中旬以来,公开市场操作对资金面的呵护力度加大,资金面紧张局面明显缓解,资金利率自高位回落。4月,DR007均值为1.73%,较3月下行15个基点;7天期逆回购利率下调10个基点至1.4%,进一步带动资金利率下行。当前,DR001下行至1.40%,DR007靠近1.5%。
央行宣布,5月1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举释放约1万亿元长期资金,资金面有望维持合理充裕状态。
二是政策持续发力,经济稳步修复。
在外部不确定性加大的背景下,促内需成为稳增长的主要抓手。5月7日一揽子金融政策出台,用于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等领域。此外,财政方面加速落地存量政策,包括加快专项债发行节奏、相比去年提前落地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政策发力有助于稳预期、提信心,巩固经济向好势头。
从数据上看,今年以来经济开局平稳。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外需继续受益于“抢出口”效应,内需在“两新”“两重”政策、新质生产力发展以及财政前置发力下凸显韧性。关税摩擦超预期缓和的情况下,经济向好预期再度强化。
综合来看,“双降”落地、关税谈判超出预期,债市两大利多因素均已发生变化。在资金面合理充裕、稳增长政策发力、经济基本面回升向好的背景下,债市预计偏空运行。收益率曲线方面,降准降息利多短端债券,市场风险偏好回升相对利空长端债券,故国债收益率曲线重新走陡。(作者单位:光大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