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美经贸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宏观偏多氛围提振商品市场风险偏好。近期合成橡胶期货2507合约呈现二次筑底、震荡反弹的走势,价格一度升至12500元/吨。在国内外原油期货价格探底企稳后,成本支撑因素有所凸显;随着国内轮胎行业采购量的增加,需求因子也逐渐发力;基于未来利多因素增多考虑,预计国内合成橡胶期货或迎来震荡企稳的行情。
市场风险偏好回升
上周末,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中方披露的信息显示,此次会谈坦诚、深入、具有建设性,达成重要共识,并取得实质性进展。中美双方也一致同意建立中美经贸磋商机制,就经贸领域各自关切保持密切沟通,开展进一步磋商。本次会谈展示出中美双方共同致力于改善双边经贸关系的决心。与此同时,会谈的具体成果也反映了中美双方在解决经贸分歧方面的共同努力和积极态度,旨在通过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促进两国乃至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受益于中美经贸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全球商品期货市场重回偏多氛围。如果中美贸易战能够降温,那么全球经济增速有望回升。本次会谈无疑会提振市场风险偏好,投资者做多信心显著增强。原油期货及其下游能源化工商品价格二次探底的基石将会变得更加坚固。
原油价格暂时企稳
劳动节假期期间,OPEC+成员国同意将6月份的石油供应增加41.1万桶/日,这是继5月出人意料地大幅增产后,连续第二个月加快供应恢复步伐。在利空消息干扰下,劳动节后国内外原油期货价格二次探底,不过国际油价未跌破前低(今年4月10日的低点),反而企稳反弹。在短期利空因素被市场消化后,未来油价的运行逻辑或由需求因子主导。根据季节性规律,北半球原油消费旺季通常为6—8月。尤其是美国消费者会选择在阵亡将士纪念日(5月最后一周)至劳动节(9月第一周)之间出行旅游。换言之,目前距离夏季用油旺季只剩下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未来原油消费模式将切换至旺季状态,炼厂开工率有望阶段性回升,而社会原油库存累积状态趋于结束,迎来库存去化周期。受益于原油需求因子发力,预计后市油价或筑底企稳,这无疑将增强下游合成橡胶市场成本支撑优势。
合成橡胶基本面依然偏弱
受国内兰州石化等主要生产商装置检修的影响,劳动节后国内丁苯橡胶产量环比下降约5%。相比之下,顺丁橡胶产量则因部分前期停车装置重启而增长了约3%。需求端的表现受轮胎行业影响较为显著。据统计,劳动节后一周,国内轮胎企业的平均开工率较节前下降了约8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假期停工及节后订单不足。出口方面,受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性的影响,出口订单量减少了约15%。在供应增加、需求下降的背景下,截至今年5月初,虽然顺丁橡胶的厂内库存为26850吨,较上月同期减少了6.3%,但贸易商库存则增加了41.3%,达到5100吨,由此可见贸易环节库存积压严重、市场流通速度放缓。在合成橡胶原料方面,继今年一季度国内丁二烯进口量大幅增长46.75%后,4月至5月上旬丁二烯进口量延续增长态势,由此导致5月上旬国内港口丁二烯库存达到3.65万吨,较劳动节前增加了约10%。后市进口丁二烯的到港量持续增加,进一步加剧了供应压力。合成橡胶基本面偏弱或限制期货价格反弹高度。
综合来看,中美经贸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宏观因子回暖,提振商品市场乐观情绪。同时,原油市场需求因子增强,油价阶段性偏强,凸显了下游能化成本支撑优势。不过,在合成橡胶基本面依然偏弱、库存增加的不利情况下,胶价反弹高度或受限,预计后市合成橡胶期货维持震荡企稳的走势。(作者单位:宝城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