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5-15 08:11:49 股吧网页版
债市或现一波5BP的波段交易,千亿规模“科创债”抢滩发行 | 债圈大家说05.14
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AI摘要:债市短期波折未止,10年国债利率围绕1.65%中性点位震荡,资金松紧与信贷成色博弈下机构建议保持耐心持仓,警惕供给扰动与调仓方向;科创债政策红利加速释放,新规落地首周发行规模突破210亿元,估值中枢1.8-2.2%吸引机构挖掘一级市场溢价与民企转型机会;美国4月CPI未显关税冲击,通胀粘性叠加就业韧性或推迟联储降息至9月,但关税“天花板”渐明支撑风险资产定价,美债维持谨慎策略。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1、债市波折尚未结束

  数据来源:Choice

  华西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郁

  经历短期的起落过后,10年、30年国债收益率分别来到1.65%、1.90%附近,放眼当下,这也是相对中性的利率点位。接下来重点关注两个变量:一是14日、16日将迎来国债供给挑战,15日仍有1250亿元MLF到期,隔夜利率能否在1.40-1.50%区间站稳脚跟;二是4月信贷成色如何,贴现票据占比是否过高。若最终结果为“资金松+需求弱”的组合,长端利率或依然存在下行动力;如果资金短暂收敛或需求端韧性较足,利率或围绕当前点位震荡,等待新的基本面增量信息。

  华创证券投资顾问部屈庆团队

  宏观和资金面的因素对债券利好,但都属于慢变量,节奏上对债券市场的影响更温和。我们不能指望这些因素下,债券利率快速下行。我们对未来1个季度债券市场依然看好,但也认为需要保持耐心和稳定持仓,尽量降低无效的折腾。

  浙商银行FICC 债券投资部

  当前位置上,对市场的观点在相当大程度上受到机构仓位的影响。对于仓位较低或者久期较低的机构,左侧交易的动力或者空间可能较为充足,短期内可能体现为一波5BP的波段交易。但如果本身着眼于更长趋势交易的投资者,当前的位置并未充分反应宏观形势的阶段性好转带来的预期变化,参与的赔率仍然偏低。后续还有政府债密集供给、税期和经济数据等因素的轮番扰动,我们认为市场波折尚未完全结束,关注短期内市场机构充分调仓后进一步的方向选择。

  2、科创债扬帆起航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

  为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2025年5月7日,交易商协会发布《关于推出科技创新债券构建债市“科技板”的通知》,重磅推出科技创新债券,市场反响热烈,多家机构积极参与注册发行。截至5月8日,已有36家企业公告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发行规模合计210亿元;14家企业开展注册申报,注册规模合计180亿元。26家科技型企业注册发行科技创新债券,预计总体规模235亿元。24家股权投资机构注册发行科技创新债券,预计总体规模155亿元。10余家发行主体引入多元化增信措施,充分发挥政策性工具与市场化增信合力,创新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机制。

  财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孙彬彬

  可以预计未来的科创债的发行增量将主要由金融机构来贡献,行业逐渐覆盖更多科技创新领域。各种创新风险分担机制推出后,预计有更多民营企业成功发行科创债。截至2025年5月9日,全市场科创债存量规模合计18,629亿元。当前存量科创债估值水平较低,集中在1.8~2.2%之间。估值在2.2%以下的科创债存量规模合计14330.48亿元,占全部存量的比重77.6%。分行业看,煤炭、钢铁、有色等行业存在一定估值溢价。

  国泰海通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唐元懋

  1)聚焦一级市场,捕捉首发平台估值溢价机会。新政落地后,金融机构、民营创投机构等新主体加速入场,为一级市场带来大量首发项目。对于基本面稳健、具备高成长性且附带增信或担保措施的首次发债主体,或存在一定估值溢价空间。除发行主体自身基本面评估外,需考虑地方政府/市场化增信机构的增信担保效力问题。当前科创债条款设计灵活度显著提升,关注可回售、可赎回、转股条款的触发条件,以及利率调整机制对收益的影响。2)存量市场挖掘结构性投资机会。建议关注传统行业中有较强转型诉求的头部企业,或者实力较强的地方国资平台,沿着流动性和票息保护空间来挖掘个券;国家重点支持战略行业民企科创债也有较高挖掘价值;随着科创债发行久期拉长,负债端稳定机构可关注超长品种配置机会。

  3、美国4月CPI

  华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易峘

  4月通胀数据显示关税对美国通胀的传导还未显现,且联储或更看重经济活动数据,5、6月就业数据为后续降息决策关键。联储或部分偏向于认为通胀冲击为暂时性(transitory),就业指标在其后续降息决策中的权重或更大,若5、6月就业数据显著走弱,联储仍有可能再度开启降息。

  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

  美国4月CPI和核心CPI表现平稳,关税影响尚不显著。数据公布后,美联储降息预期变化不大,目前市场仍预期年内降息2次,首次降息在9月;而在中美关税下降之前,市场预期是全年降息3次,首次在7月。综合彭博模型和耶鲁大学模型,此次关税下降后,对美国GDP和通胀的影响幅度均在1个百分点左右,与4月中旬的关税条件相比影响程度已明显减轻。考虑到关税谈判仍存在不确定性,经济和通胀形势尚不明朗,预计美联储仍将保持观望态度、降息不会来得太早。

  中信证券海外研究首席分析师崔嵘

  我们静态测算,在考虑5月12日中美联合声明后,白宫年初以来的关税措施若维持不变,则可能将累计提升美国PCE平减指数约0.85%、并在长期拖累美国GDP规模约0.3%,特朗普政府须让美国的处方药至少平均降价三成才能抵消其关税措施的通胀影响。美国关税水平的“天花板”和“地板”都已依稀可见,贸易政策的能见度正在恢复,这对美股等风险资产而言是件好事,美元可能也将在近期迎来支撑,我们对美债依旧较谨慎。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