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张琼斯
今日起,我国降准0.5个百分点,将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
自5月7日一揽子金融政策宣布推出以来,市场已经见证:降准降息实施;债券市场“科技板”横空出世,科技创新债券发行;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创设……
增量金融政策火线落地,为进一步稳市场稳预期、支持经济回升向好、应对内外部不确定性,营造了良好的金融环境。
为信贷投放提供更多“弹药”
面对外部冲击影响加大的形势,4月2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与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一脉相承,近期推出的一揽子金融政策实施力度大、工具组合多、落地执行快。
降准方面,既针对大中型银行,也阶段性调降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存款准备金率;在降息方面,下调了政策利率、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并首次全面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结构型政策方面,包括新工具创设,以及存量额度增加、价格优惠等。
这些增量政策措施,将实实在在地发挥激励作用,引导金融机构满足实体经济有效融资需求。业内专家表示,通过降准等手段保持流动性充裕,可以为金融机构提供足够资源,推动其更大力度服务好实体经济;利率水平下行、结构性工具创新,则有助于激发有效内需,挖掘重点领域信贷需求。
“降准0.5个百分点,将有效满足市场对长期流动性的需求。”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此次降准可以加大长期流动性供给,为银行加大信贷投放提供更多“弹药”。同时,降准可以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有助于推动社会融资成本继续下降;降准也将弱化银行高息揽存动力,压缩非银机构资金空转套利空间。
降准还可以更好地配合财政发力。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5月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金融机构注资特别国债均有落地。降准可以释放长端流动性,对冲政府债供给压力,优化资金结构。
作为本轮降准的重要部分,也是备受市场关注的亮点,汽车金融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存款准备金率下调5个百分点至0%。董希淼表示,这将为两类机构释放出数量可观的长期低成本稳定资金,引导这两类机构面向汽车消费、设备更新投资领域加大金融支持,更好地提振消费、扩大内需。
存贷款利率有望下行
本轮降息已经实施。5月7日起,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5月8日起,政策利率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由此前的1.50%下调为1.40%,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
存贷款利率也有望进一步下行。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此前表示,经过市场化的利率传导,预计将带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随之下行0.1个百分点,同时将通过利率自律机制引导商业银行相应下调存款利率。
聚焦为居民利息支出“减负”,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预计每年将节省居民公积金贷款利息支出超过200亿元。政策宣布后,各地快速跟进调整。
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总监陈文静表示,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有望进一步减轻居民购房压力,对于促进购房需求释放产生实质性利好。随着更多资金支持和配套政策逐步落地落实,住房需求有望进一步释放,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结构性政策有序落地。5月7日,央行宣布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加大对涉农、小微和民营企业金融支持力度;增加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支持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5月9日,央行宣布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额度5000亿元。
本轮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整优化,契合了当前的经济结构转型需求。业内专家表示,科技与消费两条支持主线在央行政策创新改革中的地位更为清晰。
促进市场发展稳定社会预期
本次推出的一揽子金融政策,尤其注重稳市场稳预期。
业内专家表示,近年来,金融管理部门从宏观审慎角度出发,观察评估金融市场的状况,既校正阻断风险累积,也积极支持市场平稳运行。两项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等,均体现出促进市场发展、稳定社会预期的作用。
近期,两项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额度合并使用,工具的便利性、灵活性进一步提升,可以更好满足不同类型市场参与主体需求;债券市场“科技板”横空出世,多家企业已经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后续还会有更多参与者“入局”。
“外部环境出现积极变化,市场信心不断增强。”业内专家表示,我国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是一贯坚定的,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是持续有力的。外部环境如果出现有利转变,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将会更快见效,对经济的支持作用也会更为明显。
展望未来,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应着眼于有效提振内需,缓解外部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冲击。货币政策“适度宽松”还有空间,能够为有效对冲外部波动、稳定宏观经济运行提供关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