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数字经济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平台经济正以颠覆性力量重塑经济版图。由著名经济学家贾康领衔撰写的《新质生产力》一书,深刻地剖析了平台经济与新质生产力之间的共生共荣关系,揭示了这种新型经济形态如何通过技术创新、资源整合与模式重构,实现价值创造的指数级跃升。
本期《好书共读》栏目刊载《新质生产力》第四章第四节《平台经济体现新质生产力价值创造能力的飞跃》。该章节以阿里、滴滴等典型案例为支撑,展现平台经济在提升市场效率、催生新兴业态、推动产业升级中的核心动能;更以跨境电商占比翻5倍、数字经济占GDP超40%等重磅数据,印证其对国民经济的战略支撑作用。
平台经济与新质生产力的关系
当今社会,无论是在商业模式,还是在经济发展的格局上,平台经济正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的报告预测,到2023年,全球60%以上的新经济都将来自平台经济,再次彰显了其在新质生产力中的关键地位。
一方面,平台经济,尤其是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平台经济,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以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作为基础,平台经济能够准确、迅速地匹配供需双方的信息,减少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从而对生产力的发展产生直接推动力。以乐淘网(2008年成立的运动鞋、皮鞋网络零售平台)为例,借助其线上直销平台,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乐淘网就吸引了5000万用户,并与全球500多个品牌建立了直接合作关系,凭借精准的数据分析和预测,实现了产品和消费者的高效对接。
另一方面,平台经济促进了新型业态和模式的创新。如共享经济、网络众包等新兴业态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市场的供给,激发了消费潜力,也为就业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滴滴出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出行业态,让出行变得更加灵活多样,同时也解决了大量的社会就业问题。
但同时,平台经济也对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处理好平台的数据隐私、公平竞争、普惠服务等问题,已经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课题。政府需要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为平台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企业也要把握好服务质量、数据安全、公平竞争等原则,推动平台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平台经济和新质生产力的关系是互促互进的。平台经济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同时,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也为平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需要和动力。我们相信,平台经济一定能够在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下,为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的活力。
平台经济如何支撑新质生产力
在过去的十年中,我们目睹了一场驱动社会生产力飞跃的改革潮流,即平台经济的飞速发展。平台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取决于具备高级数字技术的互联网平台,其独特性在于它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提高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同时激发消费、带动就业,并拉动内需。这种经济形态不仅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实现了新质生产力价值创造能力的飞跃。
在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平台经济利用其强大的创新性和变革性力量,使现代生产力得以提升。这种经济形态的潜在力量,在于它跨越了传统行业的限制,借助数字技术和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全面融合产业链和整合价值链。相比传统产业,这些平台有助于更有效地配置资源,快速响应市场变化,从而大幅提升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以中国电商巨头阿里巴巴和美国电商巨头亚马逊为代表的商业平台,运用先进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构建起全球性的线上零售平台,提高了市场响应速度与运营效率,从而增强了在全球市场的竞争优势。
平台经济还以其独特的市场规模经济性和双边市场性,实现了巨大的价值创造。以平台为媒介,买方和卖方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交易,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交易效率。尽管消费者的需求非常个性化和多样化,但流量足够的大平台还是能够通过精细化的运营和智能化的匹配,实现需求和供给的精准对接。这种模式显著提升了市场交易的效率和效果。
平台经济的开放性和创新性,为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创新机会,使得产业更易于融合、更有利于创新。平台经济打破了传统行业的监护,使得不同行业和领域的企业、个人以及创新者,可以充分参与各种经济活动。这大大地激发了社会的创新和创业动力,推动了新产业和新生态的形成。据阿里巴巴2023财年年报,仅在2023年,淘宝便新增了512万个新商家,其中绝大多数是中小商家。这些平台经济中的企业,在疫情期间更是显示出了明显的优势。通过这些转型,可以说开放性和创新性已经成为平台经济和新质生产力的共同语言。
在各种利益相关方之间,平台经济提供了有效的价值链,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收益和社会价值,推动了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了交易成本和风险。此外,通过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和个性化的服务,平台经济也极大地丰富了消费者的生活,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多元化需求。
总的来说,基于数字技术和互联网平台的平台经济正在全球范围内发展壮大,其所展现出来的创新性、开放性和可协同性等特性,使之成为新质生产力价值创造能力的重要推动力。随着这种经济形态的不断演变和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平台经济将会在整个社会经济领域持续发挥其独特魅力,推动新质生产力的价值创造能力继续飞跃。
平台经济实现价值创造的飞跃
1.平台经济助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平台经济为国民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了“创新”动力支撑。根据商务部数据,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3%,占GDP的比重提升至41.5%。我国数字贸易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其中,跨境电商占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的比重从2015年的1%增长到2022年的5%。2023年,最终消费支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4.3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82.5%,提高了43.1个百分点,消费的基础性作用更加显著,而其中以电商平台、直播带货平台等新消费平台为代表的平台经济对拉动消费功不可没,持续为经济增长发力,数字经济总量连年占GDP的比重超过30%。平台经济对资源的配置具有传统经济模式所不具有的诸多优势,能够不断地通过利益杠杆优化资源分配来追求资源利用的最优化,从而缓解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压力。数字电商平台信息技术与平台的快速发展,加速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加快了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升级。
2.平台经济策应需求端消费升级
平台经济为消费者的众多需求集成提供载体并匹配物品或服务,促使用户体验进一步升级。我国居民消费正越来越多地从传统消费转向新兴消费,从商品消费转向服务消费,逐步地由模仿型、同质化、单一化,向差异化、个性化、多元化升级。目前,新一轮消费升级正经历“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在全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中,生存类消费占比逐渐下降,发展类消费占比不断上升,正逐步成为消费的核心,老百姓更多考虑的是如何进一步丰富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重点包括医疗保健、教育娱乐和交通通信方面的消费。保健医疗方面,健康理念升级,更注重保健与预防;教育娱乐方面,可选择性教育支出占比增加,学费支出的占比下降,而作为可选择性消费的补习费,其支出保持高速增长;交通通讯中,私人交通占比强势上升。平台经济以特色化、个性化的供需撮合,线上线下结合的便捷、高效交易机制等,策应了消费的升级。
3.平台经济为供给端产业创新和社会进步创造条件
平台经济在新技术革命成果的支持下,显著提高了供给端的产业创新能力和社会事业进步水平。比如,得益于老百姓消费升级与数字电商平台提供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产品指引,各行业不断补充商品种类,提供有竞争性的产品服务,并且积极扩展跨境行业、母婴行业、时尚行业、生鲜行业、家装行业等。在二手回收领域推出闲鱼、爱回收、云集等,在线旅游推出途牛、爱彼迎、飞猪等,物流方面联结顺丰速运、德邦物流等形成产业链,全行业协同共进。在金融服务领域,支付宝、微信支付式的网络支付,在提供便捷交易的同时,也对传统的银行业务形成冲击。新兴的无人银行融合了AR/VR技术、生物识别、语音识别及全息投影等技术,智能投顾可根据不同客户的风险偏好和投资意愿,提供智能配资策略。蚂蚁森林关注到环保事业,相互宝提供医疗保障服务,由淘宝等电商平台交易业务带动的淘宝村、淘宝镇,在助力脱贫攻坚战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农业双创、电商扶贫已成为众多地区脱贫致富的途径之一。丰富的网络零售和电子商务、分销、拼团、社区团购等,为众多小微企业的初创提供了孵化环境。在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大环境下,实现了轻资产创业的目标。平台的准入门槛低、覆盖广、触达深、传播快,已成为众多行业的标配。
4.平台经济为精准匹配供需、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途径
数字平台助力创新优化供给端企业研发与生产能力,一方面,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重新配置产能,推动产业和行业升级;另一方面,满足消费升级背景下人民的生活需要。运用大数据技术挖掘收集消费者需求信息,为商家定制化生产提供有效途径。由此,数字平台连接商家与顾客两端,赋予需求端更多参与权,改变了传统的社会生产模式,从以往的供产销转变为定制化生产模式,促成供给端在更精准的产品服务指引下,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做生产研发,及时掌握准确的消费者市场数据信息,在市场竞争中抓住机会,高效配置资源。行业和产业的进步、消费市场的潜力以及国家、地方政策的支持,使得数字化电商平台迎来发展机遇,驱使供给端不断创新,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社会成员总体的满足感与幸福感。
显然,上述这些平台的积极作用和创新效应,是推进我国现代化超常规发展战略贯彻落实的重要动力源。面对我国实现现代化历史飞跃的“强起来”新时代,平台经济功能作用的展现和发挥方兴未艾。我们对平台经济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做专题研究,具有明显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