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博物馆看一出川剧,是什么样的体验?当童声合唱《月光谣》的旋律在一件件沉睡千年的文物间萦绕,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重庆的文博机构邀请大家亲临现场来感受!5月14日,上游新闻记者获悉,为了迎接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的到来,“2025国际博物馆日川渝主会场活动暨重庆市第十六届文化遗产宣传月”将于5月16日至18日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及人民广场举行。
本次活动由重庆市文物局、四川省文物局联合主办,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承办,四川博物院、四川省博物馆学会、重庆市博物馆协会协办。现场将紧扣“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这一主题,推出六大主题活动,邀请广大市民、游客共享文化盛宴。
川渝备案博物馆已达598家
据介绍,自2022年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正式启动以来,川渝两地文博事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通过“川渝博物馆联盟”“联合展览”“文创联名”等模式,两地实现资源互通。
相关统计显示,截至2024年,川渝备案博物馆总数达598家,其中国家一级博物馆23家,较2020年增长35%。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新馆以5.44万平方米成为西南最大遗址类博物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等荣获“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称号。
除了博物馆建设有了数量上的明显进步,川渝地区博物馆推出的展览、文创等衍生品也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
如“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特展”“三星堆特展”等荣获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马面裙、三星堆盲盒等产品屡获国家级奖项,成为“国潮”代表;2024年两地博物馆接待观众1.28亿人次,是2020年的2.4倍。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等年接待量超300万人次,文物数字化展览更在全球掀起“古蜀文明热”。

六大主题活动等你现场来体验
为了更加生动地诠释“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本次“2025国际博物馆日川渝主会场活动暨重庆市第十六届文化遗产宣传月”活动期间还准备了六大主题活动。
“首先值得推荐的就是巴蜀文脉川渝华章—2025国际博物馆日川渝主会场活动开幕式暨‘听见博物馆的声音’博物馆之夜活动。”据本次活动的承办方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介绍,5月16日19:30-21:00,“听见博物馆的声音”博物馆之夜将在三峡博物馆率先亮相。
嘉宾们可以沉浸式体验《壮丽三峡》数字化文物展演,通过先进的数字技术,看文物“活”起来,仿佛穿越时空与历史对话。川剧《金山寺》选段将在现场唱响。说唱《听见博物馆的声音》会巧妙融合现代音乐元素与文博主题,呈现出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童声合唱《月光谣》则将以纯净无邪的歌声,点亮现场。
与此同时,博物馆之夜现场,还将公布2024年度川渝博物馆获奖单位并颁奖,并举办川渝文物鉴定中心授牌和川渝革命纪念馆联盟授旗仪式。届时,活动将通过三峡博物馆视频号进行直播。
5月17-18日在重庆人民广场举行的文汇川渝创享未来——第五届“巴山蜀水”川渝博物馆文创展暨川渝博物馆高质量发展5周年成果展示也值得大家关注。
届时,该文创集市将汇聚川渝两地50余家博物馆的近600种文创产品。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神鸟”毛绒挂件、重庆自然博物馆的永川龙手办模型、四川博物院的金碗系列、三星堆博物馆的“青铜啾”等爆款文创将集中亮相,展现两地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生机,展现川渝两地五年协同发展硕果。
此外,活动期间还将举行川渝革命纪念馆联盟筹备大会暨第一次成员大会。联盟旨在进一步创新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联动机制,用心用情用力把川渝两地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
5月17日,还有川渝博物馆联盟年会将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举行。四川省甘孜州民族博物馆、四川自贡江姐故居陈列馆、四川广安市博物馆、资阳市博物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等8家文博单位负责同志,将聚焦“川渝中小型博物馆差异化发展”主题作主旨发言,分享交流各馆在展陈设计、社教活动、文创研发等领域的创新理念与实践经验,展示川渝博物馆差异化发展的探索成果。
5月17日9:30-11:30,川渝两地14家博物馆的文博专家还将在重庆人民广场免费为市民鉴定藏品。同日下午,国际博协副主席、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安来顺也会在三峡博物馆以“新时代博物馆高质量发展”为题,分享全球化视野下的博物馆创新实践。
上游新闻记者裘晋奕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