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5-14 17:56:20 股吧网页版
“美国零售商的圣诞节有救了!”港口和航运公司预计货运需求将激增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冯迪凡

  当地时间5月12日,《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一位资深美线货代人士表示,他的第一反应就是“美国零售商的圣诞节有救了!”他表示,未来港口可能会出现爆仓现象,之前积压的货马上要出了。

  他对记者解释道,传统大型商超的物流时间要比电商长,因此通常要在第二季度下单,第三季度出货,否则圣诞季将面临无货可卖的窘境。他预测,由于多重原因,未来一个月仓位会紧张。

  考验港口吞吐能力

  此前,由于特朗普政府宣布了所谓“对等关税”,美国港口集装箱船预订量急剧下降。

  美国最大集装箱港口之一的加利福尼亚州长滩港首席执行官科尔德罗(Mario Cordero)此前预计,5月4日-10日到港的船舶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44%,且今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到港的货物量将锐减。

  分析师认为,本周关税下调的影响需要时间才能在数据中显现出来,船只需要大约4-6周时间才能抵达美国,这意味着未来几周进口货运量将继续下降。

  航运数据分析公司Sea-Intelligence的数据显示,4月的一波取消货运预订潮导致从5月5日起的四周内,亚洲至北美航线上的集装箱预订量比原计划减少了近40万个。

  在12日达成协议之前,美国全国零售联合会曾预测,6月至9月期间,从中国运往美国的集装箱出货量将同比下降20%。

  不过,在日内瓦经贸会谈后,业内人士一致认为,此后美国大港的进口量将迅速激增,这将考验港口的吞吐能力。

  “首先,我们将看到抵达美国港口的货物大量减少;然后,由于目前在中国码头等待的货物被运往美国,进口量将激增。”海运咨询公司韦斯普奇海事(Vespucci Maritime)首席执行官杨森(Lars Jensen)表示,“这是我们在疫情中看到的‘鞭锯效应’的翻版。”

  鞭锯效应是指供应链零售端需求的微小变化向上移动到制造端时,会被放大的现象。

  货运预订和支付公司Freightos也表示,航运公司和港口都在努力应对预计会突然增加的货运量,因此该公司预计“会有一段运力紧张和设备短缺的时期”。

  此前美线运力被调至其他航线,如今忽然恢复,船东运力回调也需要时间。

  Freightos研究主管勒文(Judah Levine)在给客户的说明信件中写道:“因此,企业在未来几周内可能会面临集装箱运价上涨以及在原产地和美国目的地之间的一些延误”。

  虽然运费预计会上涨,但Freightos预测,可能仍将低于去年旺季的水平,即美国西海岸8000美元/40英尺标准箱(FEU),东海岸集装箱9800美元/FEU的价格水平。

  勒文表示,由于船队的增长和新承运商联盟之间竞争的加剧,运价已经比一年前低了30%以上,旺季运价可能不会攀升到去年旺季的高点。

  提前囤货

  通常情况下,美国零售商会在7月-10月中旬之前,为即将到来的“黑色星期五”销售旺季和圣诞节期间准备货品,但现在各方都预计他们会将订单提前,以避开8月10日前后,也就是90天后。

  “90天的窗口期可以避免零售商遭遇潜在的圣诞节灾难。”咨询公司Tidalwave Solutions高级合伙人强森(Cameron Johnson)表示,“返校季”的销售仍然会受到影响,关税和物流成本也会增加,因此整体价格将会上涨。

  据一项基于美国零售联合会(NRF)数据的测算,去年美国近五分之一的零售额来自圣诞假期。去年,美国圣诞假期销售额同比增长4%,达到创纪录的9941亿美元。

  美国零售巨头沃尔玛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对(上)周末取得的进展感到鼓舞,并将在本周晚些时候的财报电话会议上透露更多消息。”沃尔玛将在本周四公布季度业绩。

  牛津经济研究院宏观经济主任梅(Ben May)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关税协议至少将为企业提供90天内避免高额关税的机会,从而降低美国产品短缺以及可能蔓延至境外的供应链中断的风险。

  他补充道,更务实的关税政策可能会鼓励美国企业留住员工,从而降低美国劳动力市场持续疲软引发比此前预测中更深更久的经济疲软期的风险。

  梅表示,关税大幅上调后,许多依赖中国进口的美国公司不得不作出令人难以接受的选择:要么取消订单并损失定金,要么在这些商品运往美国时支付远高于预期的关税。

  一些分析师也认为,美国目前高库存水平也可能缓解压力。美国全国零售联合会的数据显示,2024年11月至2025年4月期间,美国的进口量比前一年同期增加了11%。

  在英国上市的美容品牌Revolution Beauty就在近期表示,该公司在4月关税生效前在美国囤积了“大量”中国原产产品,并从中受益,目前该公司已开始在有需要的地方重新授权发货。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