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晚,昊海生科(688366.SH)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之一蒋伟因涉嫌内幕交易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图源:公司公告
昊海生科称,该事项与本公司股票无关,也不会对公司日常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
而此前实控人蒋伟、游捷夫妇就曾陷入“过度”分红的争议。
早在3月份就发布的2024年财报揭开了目前昊海生科的尴尬现状。2024年,公司营收26.98亿元,同比微增1.64%;归母净利润4.20亿元,仅增1.04%;而剔除政府补助、资产处置收益后的扣非后净利甚至同比下跌1.12%
进入2025年,昊海生科的颓势未止。一季报显示,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再降4.25%、7.41%。
而就在业绩疲态尽显之际,昊海生科却拿出了一份相当激进的分红方案。公告显示,2024年度,公司现金分红(包括中期已分配的现金红利)总额达2.31亿元,占当期归母净利润的54.92%。
2024年,蒋伟夫妇持有昊海生科超45%股权,这意味着,这笔自公司A股上市以来最高分红计划中的将近一半都会被昊海生科实控人蒋伟、游捷夫妇收入囊中。
与之呼应的是,2025年3月27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5胡润全球富豪榜》,蒋伟、游捷夫妇以73亿元人民币财富位列榜单3206位。
截至5月12日,昊海生科收盘于51.15元,市盈率TTM为28.87倍,总市值约119.3亿元。较2021年的股价最高点199.17元,目前昊海生科的走势实在难称有起色。
业绩突然停滞
玻尿酸产品苦苦支撑
2024年昊海生科的业绩突然降速。
上文提到,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26.98亿元,同比微增1.64%。而从2021年到2023年,公司营收增速一直保持在20%以上,业绩降速明显。
而结合净利润的情况不难发现,昊海生科早就陷入了“增收难增利”的情况。虽然2021年到2023年公司营收维持高速增长,但同时昊海生科的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却没有太大增长,仅从2021年的3.2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79亿元,而在2022年净利甚至跌至1.59亿元。
营收增速和净利增速的不匹配反映在不断下降的净利率上。东方财富数据显示,昊海生科的净利率一路从2021年的19.65%降至2024年的13.55%。
回望上市之初,昊海生科的净利率尚有23.46%。这也意味着,虽然昊海生科顶着“全国首家‘港股+科创板’生物医药上市公司”的光环,但自上市以来,公司的盈利能力整体呈现下滑趋势。
具体就业务而言,目前昊海生科的业务涵盖医疗美容与创面护理、眼科、骨科、防粘连及止血等领域。2024年,各业务板块表现分化明显。
医疗美容与创面护理产品表现尚可,营收达11.95亿元,同比增长13.08%,占总营收的44.38%,毛利率为77.47%。
被寄予厚望的医美板块,虽仍以44%的营收占比稳居第一,但其中占比超过六成的玻尿酸业务增速从2023年的95.54%跌至23.23%,营收为7.4亿元;占比超两成的射频及激光设备业务还出现6.97%的负增长。

图源:昊海生科2024年财报
眼科、骨科、防粘连及止血产品板块则呈现下滑态势。
眼科产品营收为8.58亿元,同比减少7.60%,毛利率降至57.01%,主要产品线均显露疲态。其中,白内障手术产品线下滑最为明显,实现营收4.21亿元,同比下降15.33%;近视防控与屈光矫正产品线收入仅微增0.31%,未能有效拉动眼科板块增长。
骨科板块同样面临困境,营收4.57亿元,同比减少4.11%,毛利率为78.83%。作为国内第一大骨科关节腔粘弹补充剂生产商,其主要产品玻璃酸钠注射液于2024年在浙江等地的省级带量采购进入执行阶段,收入较上年减少7.14%,对骨科业务冲击较大。
防粘连及止血产品收入1.46亿元,同比减少0.58%,毛利率为65.73%。其中,医用几丁糖(防粘连用)、医用透明质酸钠凝胶收入分别同比下降4.77%和4.35%,二者合计占该板块总营收的81.58%。
行业政策变化引剧变
内部管理和薪酬激励引关注
为何曾经的“医美三巨头”之一的昊海生科如今业绩增长几乎停滞?行业和政策的变革的作用不可忽视。
近年来的集采范围的不断扩大给昊海生科所处的医疗健康行业带来了深刻影响,具体到公司来说,便是有大量产品线不得不增量减价、降低毛利率。
在眼科行业,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剧,白内障等眼部疾病的患病人数不断增加,理论上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但集采政策的实施改变了市场格局。
据平安证券统计,昊海生科旗下4家人工晶体公司产品在第四批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采中中标,人工晶体类耗材的平均降价幅度预计为60%。虽然中标产品销量有所增长,但价格的大幅下降严重压缩了利润空间。
2023年11月30日,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国家组织人工晶体类及运动医学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拟中选结果公示》,昊海生科旗下5个品牌的人工晶状体产品及4个品牌的眼科粘弹剂产品全面中选,中选结果于2024年开始逐步实施。
骨科行业同样受到集采政策影响。作为国内第一大骨科关节腔粘弹补充剂生产商,昊海生科的主要产品玻璃酸钠注射液在浙江等地的省级带量采购进入执行阶段后,收入明显下滑。
而医美行业的情况则更为复杂。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艾尔建和德勤管理咨询联合发布的《中国医美行业2024年度洞悉报告》显示,中国医美市场从需求者金额端在2024年有望继续实现约10%的增长,且未来四年预计增速保持在10%-15%左右。这表明医美市场整体仍有增长空间,消费者对美的追求持续推动行业发展。然而,行业竞争也愈发激烈,国内获批的玻尿酸III类医疗器械证已超50张,流通品牌超400个。
同时,替代材料的崛起,正悄然改写医美市场规则。羟基磷灰石、重组胶原蛋白等新材料加速渗透,玻尿酸一家独大的时代面临终结。财信证券研报提到,重组胶原蛋白可能复制透明质酸的成功路径,重塑行业格局。
而昊海生科的内部成本与经营管理问题也是因素之一。
从内部成本来看,2024年昊海生科医药制造业的总成本同比上升了3.77%,其中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的增长幅度较大,分别为同比增长10.14%和19.49%,这明显与营收规模不匹配。

图源:昊海生科2024年财报
在经营管理方面,公司部分子公司的亏损也对整体营收产生了负面影响。旗下利康瑞、Aaren等子公司合计亏损超9700万元,由于母公司持有这些子公司较高的股权比例,其亏损直接影响了母公司的净利润表现。

图源:昊海生科2024年财报
此外,从研发投入来看,虽然2024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约8.56%至2.39亿元,但到了2025年第一季度,研发投入大幅下降了25.40%,从6490.01万元降至4841.80万元。
在业绩如此疲软之下,总经理吴剑英、董事长侯永泰却大幅涨薪,2024年财报显示,二人年薪增长额均超过111万元,达300万元,增幅近60%。
昊海生科当前面临多重风险交织,如今实控人蒋伟被立案调查,也影响了投资者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