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上午,记者从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新闻发布会现场了解到,第二十一届文博会将于5月22日至26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文博会组委会办公室主任、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刘蕾介绍本届文博会总体安排和筹备情况,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局长苏荣才,文博会组委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施文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有限公司总经理方石玉回答记者提问。
文化科技双核驱动延续“综合展+专业展”的办展模式
据刘蕾介绍,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科技创新对文化产业的驱动作用日益凸显,游戏《黑神话:悟空》、电影《哪吒2》、舞剧《咏春》等现象级文化IP持续“破圈”“出海”。
深圳紧紧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依托科技创新优势,不断提升文化产业“硬核力”和“竞争力”。2024年,全市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3754家,实现营业收入12875.08亿元,占全省的51.5%、全国的9.1%。以多媒体游戏动漫、可穿戴智能文化设备制造为代表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5863.99亿元,为深圳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硬核支撑。数字创意、微短剧、沉浸式体验、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新型演艺和“文化+”跨界融合等新兴文化产业业态加快布局发展,打造深圳文化产业发展新增长极。
据悉,第二十一届文博会是在“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开局之年、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举办的一次重要展会,展会围绕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以“创新引领潮流创意点亮生活”为主题,为期5天,主会场设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全市各区设立52个分会场。目前,展会已全面转入展务服务阶段。
刘蕾介绍,本届展会将有6280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线上线下参展,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305家海外展商线上线下参展。延续“综合展+专业展”的办展模式,展会线下共设八大展馆,包括3个综合馆和5个专业馆,云上文博会平台按照展馆展区分类展示文化产品和项目,实现线上线下同步展示、供采对接等功能。同时,展会还将加强与在深同期举办的2025全球人工智能终端展暨第六届深圳国际人工智能展览会(5月22—24日)、第九届世界无人机大会(5月23日—25日)资源共享,进一步放大展会效能。
文博会已连续举办了20届,弱冠之年的文博会,将重点突出博览和交易功能,不断提升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数字化水平,持续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苏荣才介绍,将着力把文博会打造成为“七个超级平台”,即文化产品和服务超级交易平台、文化产业投融资超级服务平台、文化新技术新产品超级发布平台、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超级共创平台、文化开放与出海超级贸易平台、文化企业与品牌超级传播平台和文化改革发展成就超级展示平台,进一步擦亮“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的金字招牌。
五大亮点“焕新”文化展示窗口
据施文丽介绍,今年文博会包含五大亮点。
一是“顶流”新朋友多。本届文博会吸引了海内外头部品牌企业超300家,其中既有60余家首次参展的“新朋友”,如埃及Konouz(埃及复刻宝藏公司),也有“老朋友”德国法兰克福书展、腾讯、网易、中影股份等机构和企业。
二是AI科技感足。新设人工智能展区,全馆预计有60余家人工智能“常青顶流”企业和“破圈新秀”企业参展,通过AI全应用场景呈现、AI科技演出、AI共创互动等方式,将AI打造成为本届文博会的创新亮点和一大重要看点。
三是首发首秀密。展期全馆将举办超120场新品发布会,其中就有合翼航空携全国首个获得载人类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的低空观光航空器模型亮相,以及意大利国家官方全品类授权达芬奇文化中国推广计划项目、深圳云洲数字首发国内首家对话式开发者AI大模型等多个重磅新项目、新产品。
四是“文创中国”阵容强。主展区从上届1300余平方米扩大到3000平方米,吸引100余家机构、企业和知名IP携重量级文创产品参展,并在全馆增设与文创中国主展区内容延展的四个分展区。
五是国际化程度高。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参展数量、全球合作机构、参展产品品类均创历史之最,展会国际化“朋友圈”已覆盖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
22项措施回应需求促进交易三方面再升级
“交易力”是文博会的“生命力”。文博会搭建的不仅是展台,更是展商品牌价值跃升的黄金赛道。据方石玉介绍,本届展会特别策划了22项促交易措施,通过场景、通路、服务三方面再升级,以“文化深水港”对接“经济新蓝海”,实现交易环节的全面扩容、全链赋能、全程无忧。
一是场景再升级,实现全面扩容。今年文博会开辟了新品首发、项目路演、供采对接多元交易场域,文博会文化产业招商会、创新项目与新品发布会实现倍增扩容、能级跃升。“文博会消费季”也将联合淘宝、京东、腾讯等平台,为参展商提供全域流量支持和出海服务。
二是通路再升级,实现全链赋能。打通“展前配对—展中直购—展后云洽”全周期供采对接服务链,联动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实现文化资产从展示到变现的全周期服务。同时,展会加大与粤港澳大湾区协会、商会联动交流,并强化展商宣传推广,扩大交易实效。
三是服务再升级,实现全程无忧。今年展会将首次开发上线“AI会展助手:文小博”,通过AI技术深度重构交易服务体系,实现精准供需对接。同时,优化即时购、掌上购、云端购多元购物渠道,让每个观众尽享“空手逛展、快递到家”“空手逛文博”轻松逛展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