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5-14 15:46:10 股吧网页版
人民银行与巴西央行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规模为1900亿元人民币/1570亿巴西雷亚尔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2025年5月13日,在两国元首的见证下,中国人民银行与巴西中央银行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为1900亿元人民币/1570亿巴西雷亚尔,协议有效期五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

  业内人士指出,中巴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是全球金融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近期美国推行“对等关税”背景下,中巴两国加强货币合作,将向市场释放两国携手共进、团结合作的积极信号,有助于增强市场信心、维护区域和全球金融稳定。

  巴央行可使用人民币互换资金支持双边贸易

  央行间双边本币互换是一种融资安排,一国央行可以用自己的货币置换另一国货币,以此获得对方货币流动性,一般用于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等目的,到期后再相应换回。

  业内人士表示,此次中巴两国央行在两国元首见证下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是中巴深化金融战略合作的重要体现,有助于进一步巩固发展两国关系,携手构建更公正世界和更可持续星球的中巴命运共同体。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人民银行与境外央行或货币当局陆续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多年来,双边本币互换在维护全球金融稳定、提供流动性支持、支持双边贸易和投资等多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截至目前,中国人民银行与32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签署有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基本覆盖了全球六大洲重点地区的主要经济体,算上此次与巴西央行协议,互换协议总规模合计约4.5万亿元人民币。

  2013年,中巴两国首次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人民币互换资金规模为1900亿元。近年来,中巴经贸关系日益密切,中国连续15年保持巴西最大贸易伙伴地位,巴西也是中国在拉美地区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业内人士指出,续签协议有助于深化两国贸易往来,促进人民币在巴西及拉美地区使用。

  香港金管局2025年初基于与中国人民银行的常备互换协议启动人民币贸易融资流动资金安排,总规模1000亿元人民币,用于支持香港银行向企业提供人民币贸易融资,香港银行使用积极。

  业内人士表示,在中巴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下,巴央行可使用人民币互换资金支持双边贸易。从过去实践看,中国人民银行也会继续完善跨境人民币使用政策,为两国经营主体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贸易投资结算提供便利、友好的环境。

  人民币双边本币互换已成全球金融安全网重要组织部分

  记者注意到,《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23 年第四季度)设专栏介绍央行间双边本币互换,指出中央银行之间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是国际上的成熟做法。

  该专栏提到,双边本币互换在多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一是人民币双边本币互换已成为全球金融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增强市场信心、维护区域和全球金融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例如,新冠疫情期间,中国人民银行与多个国家和地区央行新签、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或扩大互换规模,增强了相关国家和地区应对疫情冲击、保持金融稳定的能力。二是互换资金可用于支持双边贸易投资活动,帮助市场主体节约汇兑成本、降低汇率风险。例如,有的外国企业进口货物希望使用人民币支付时,可申请使用本币互换来获得人民币资金,满足双边贸易支付需求。三是为离岸市场提供必要流动性,优化货币使用环境。

  人民日报此前报道,货币互换一词由美联储著名经济学家克罗斯在1986年出版的《近年来国际银行业的创新》一书中提出。货币互换是指持有不同币种的两个交易主体按事先约定在某一时点交换等值货币,在另一时点再换回各自本金,并相互支付相应利息的市场交易行为。交易双方签订的协议为货币互换协议。若交易的主体为中央银行,则称为央行货币互换。

  央行货币互换具体如何操作?央行此前介绍,协议签署时属于备用性质,在实际发起动用前双方不发生债权债务关系。实际发起动用时,按发起交易日当日汇率(而不是提前设定的固定汇率)来计算应互换的双方金额。

  换回时,双方换回的本币与发起时金额保持不变,对方支付的利率以我银行间同业利率为基础约定。

  上述介绍还提到,由于我方发放和回收的都为人民币,并不承担汇率风险。互换发起后,协议双方还将定期根据最新双边汇率调整互换金额,减少因某一方货币汇率波动引起的质押物减值风险。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