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泰B股对ST新潮(600777)发起的部分要约收购迎来阶段性胜利。
上海证券报记者从上交所获悉,截至5月13日收盘,伊泰B股发起的要约收购预受要约股份总数为20.29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约29.77%,涉及账户总数约1.41万户,已达到本次要约收购生效条件。不出意外的话,伊泰B股对ST新潮的部分要约收购大概率可以达成。

记者发现,5月12日,伊泰B股发起的要约收购预受要约股份总数为19.14亿股,首次达到本次要约收购生效条件要求的数量。
有意思的是,从5月13日的预受情况来看,部分投资者还在徘徊,当天预受要约账户数为758户,涉及1.43亿股,占总股本比例的2.1%;当天撤回账户数为120户,涉及2758.57万股。
从目前来看,伊泰B股似乎已锁定胜局,不过也有投资者认为不到最后一刻都无法下定论。例如,是否会出现新的要约收购方,以更高价钱加入“抢筹战”?是否会有其他因素,导致投资者撤回预受要约,再次出现无法达成生效条件的情况?而种种变数,也正体现了要约收购的市场化魅力。
今年4月18日,伊泰B股向ST新潮的全体股东发出部分要约,预定要约收购股份数量为34.68亿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51.00%,要约收购价格为3.40元/股。初步估算,本次要约收购所需最高资金总额为117.92亿元。当时,一度与金帝石油向ST新潮发起的部分要约,形成A股首例竞争性要约收购。(详见《超百亿元竞购!“煤老板”为啥盯上这家ST公司?》)
5月7日,由于金帝石油在预受有效期内要约收购未生效,故失败离场。(详见《A股首例竞争性要约收购,迎来关键时刻》)
那么,伊泰B股是否已锁定胜局?
或许不到最后一刻,谁都无法给出定论。本次要约收购的生效条件为:在本次要约期限内最后一个交易日15:00时,中登公司上海分公司临时保管的预受要约的ST新潮股票申报数量不低于19.04亿股(占ST新潮股份总数的28.00%)。从目前来看,生效条件已达成。
不过,预受要约尚未结束。根据要约收购期限安排,本次要约收购期限共计30个自然日,期限自2025年4月23日起至2025年5月22日止。要约期限内最后三个交易日,即2025年5月20日、2025年5月21日和2025年5月22日,预受的要约不可撤回。也就是说,伊泰B股此次要约能否成功最快要到5月19日收盘才能见分晓。
此外,伊泰B股表示,本次要约收购不以ST新潮是否能够按期披露定期报告作为生效条件。
目前,ST新潮因年报延期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公司股票自2025年5月6日起停牌。
ST新潮表示,若公司股票在停牌2个月内仍无法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公司股票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如公司股票交易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之日起的两个月内仍未披露过半数董事保证真实、准确、完整的2024年年度报告,公司股票存在被上海证券交易所决定终止上市的风险。
有市场人士向记者分析称,若伊泰B股能够顺利完成要约收购,正式控股ST新潮,则有权对董事会进行改选,或许在新的控股股东主导下,ST新潮公司治理及内部控制有望进一步规范及优化,进而有助于推动公司加快年报审计及披露工作,让公司运作尽快走上正轨,走出立案调查阴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