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5-14 06:53:30 股吧网页版
打开上海Z世代的钱包 有多难
来源:上观新闻

  他们出生于1995-2010年之间;

  他们规模达443万,占上海常住人口的17.8%;

  他们正悄然重塑上海这座消费中心城市的商业版图。

  他们是谁?他们有着怎样的消费模式?上观智库《消费新力场--2025上海三大人群消费进化洞察》报告首篇,聚焦上海“Z世代”人群,看新支点如何撬动未来。

  上海“Z世代”的消费画像

  作为《消费新力场--2025上海三大人群消费进化洞察》研究报告的首篇,该报告用数据描绘了上海Z世代的消费画像。调研结果显示,Z世代的消费占比呈上升趋势。相较于2023年,57.53%的青年受访者表示2024年的消费支出有所增加,仅有20.45%的受访者支出减少。在支出的金额上Z世代也毫不手软,超半数青年每月消费支出超过40%,超15%的青年每月消费支出超过八成。

  他们愿意为情绪、外观等特质付费,但又将性价比列为首要标准;他们愿意为演唱会一掷千金,但近六成人的体育消费又依赖免费资源;他们对夜间餐饮需求强烈,尤其是深夜时段的社交餐饮,但在运动时又喜欢独行……

  时而精打细算,时而“挥霍任性”,矛盾的消费欲望中,不仅折射出青年一代对美好生活的个性化追求,也为消费市场带来了新机遇、新挑战。

  在研究中,上海不是一个单纯的研究场域,更是与Z世代消费行为息息相关的生态土壤,是研究本土特点的鲜活样本。从南京路百联ZX创趣场到亚洲大厦演艺新空间,调研组走过上海的四处,观察并收集上海青年消费的样本。这些扎根上海的典型案例,生动诠释了Z世代的消费逻辑,也描绘演绎着上海的消费图景。

  “使用价值”还是“情感价值”?让他们买了又买

  2025年2月,POP MART泡泡玛特旗下重要IP“Hirono小野”在淮海中路上的中环广场1层开出全球首家专店,也是泡泡玛特品牌旗下首个独立IP门店。

  小野首店开业当月,中环广场项目的日均去重客流达到4.9万,同比增长30%,创下近一年间商圈月均客流增速最高纪录。以单店之力拉动商圈客流飙涨,自带话题流量和高复购客流,成为今年初首店经济中的又一现象级案例。

  调研组发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之外,消费带来的情绪价值愈发引得年轻人共鸣,他们渴望的消费也越来越向情绪情感倾斜,高达74.61%的年轻人心甘情愿为独立设计和个性化特点的品牌打开钱包,当69.44%的年轻人为品牌所表达的自由、积极、尊重等情感属性所吸引。

  像小野首店这样的案例魅力到底在哪里?

消费还是社交?“圈层文化”推动商业转型

  买“谷子”买的究竟是什么? Z世代愿意"为爱发电",该如何将商场转化为圈层文化聚集地?

  在上海这座全国二次元文化浓度最高的城市,我们选择了百联ZX创趣场和静安大悦城两个典型案例,通过探究它们如何差异化定位成功实现了商业转型,为传统商业空间升级提供了范本。

  比如百联ZX创趣场以前身华联商厦的困境为契机,通过引入日本animate旗舰店等国际品牌与《原神》等本土IP双轮驱动,构建了完整的二次元沉浸式消费场景。而静安大悦城则采取了泛二次元综合体的转型路径,创新性地以"IP快闪+"为核心策略,2024年举办的56场快闪活动创下1.64亿元销售额。

  我们发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之外,消费带来的情绪价值愈发引得年轻人共鸣,他们渴望的消费也越来越向情绪情感倾斜,高达74.61%的年轻人心甘情愿为独立设计和个性化特点的品牌打开钱包,当69.44%的年轻人为品牌所表达的自由、积极、尊重等情感属性所吸引,商业空间面临着怎样的机遇与挑战?

部分报告页面

  愈夜愈美丽?“夜光街区”被谁点燃

  一张通票,自由进出1至6楼,将电竞、演出、餐饮打包出售。一场展览,推进商旅文体展联动,创下GMV环比增长220%的奇迹;N个精准捕捉年轻心理的巧思,从《和平精英》主题装扮到"见面不用约"社交活动,从明星打卡到限定主题夜,每个细节都直击Z世代"要好玩更要分享"的消费诉求。

  INS乐园,这里不仅是上海夜间经济的新地标,更折射出年轻人对夜间生活的全新期待,打造同时满足社交、文化、娱乐的复合型体验空间。

  还有大学路,作为“首批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凭借其丰富的餐厅、酒吧、咖啡店、书店等多元业态,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成为年轻人社交与夜间消费的重要场所。

  为什么夜晚消费如此具有吸引力?超7成的年轻人表示是因为夜晚的氛围更加轻松,时间更加自由。33.48%的青年希望酒吧夜店能够通宵,超半数青年提及夜晚消费的公共交通问题。

  当夜晚成为年轻人“逃离现实”的第二人生,商业空间该如何满足他们的自由渴求?

部分报告页面

  看剧之外买什么?门票带来消费乘数效应

  《不眠之夜》上海版接待全球各地观众超62万人,64%观众专程从外地赶来。拥有超30万会员。亚洲大厦,昔日的写字楼,如今成为上海音乐剧产业的重要地标,被许多人称为“垂直的百老汇”。还有古镇的网红景点,一到夜晚变身成为观演联动的剧场……这些,都是上海演艺新空间的代表。

  Z世代青年爱“N刷”沉浸式小剧场好戏。在演出和艺术熏陶之外,演艺新空间带来的巨大流量,激活了商圈餐饮、购物等业态。超八成受访者表示在演艺消费的过程中会产生门票以外的消费。

  七成的人最关注演出内容,四成的人强调交通便利,三成的人看重配套餐饮。演艺经济卖的是艺术,还是综合体验?那些演出散场后人流涌入的商圈,或许藏着真正答案。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