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来,虹口区委、区政府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加快建设‘上海北外滩、都市新标杆’,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展示窗口。五年来,上海北外滩累计开竣工重大建设工程46个,引进亿元以上重大投资项目335个、总投资超过3000亿元。”5月13日,上海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北外滩开发建设五周年成果,上海市虹口区委书记李谦在会上如是总结。
北外滩位于黄浦江与苏州河交汇处,与外滩、陆家嘴共同构成上海“黄金三角”,是上海中心城区唯一可成片规划开发的战略空间。2020年6月,北外滩新一轮规划获批,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按照“复合紧凑、开放共享、包容互促、创新智慧”的理念,规划形成“一心两片,新旧融合”的总体格局。
据介绍,五年来,北外滩的吸引力和显示度日益提升。先后引入荷兰全球人寿、法国东方汇理、德国汉宏物流、阿联酋博禄、日本商船三井等知名跨国公司,2024年虹口区实到外资金额同比增长35.8%。
北外滩作为重要发展引擎,持续引领虹口区加速转型升级。虹口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五年年均增长12.3%,2024年全区GDP同比增长8.2%。实施“双北联动”,“北外滩高端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和“北中环科创集聚带”共同入选“上海市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区”,建成上海城创金融科技国际产业园、上海创新创意设计研究院、北科创生物技术产业园等高质量科创空间,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壮大。
2025年是“十四五”的收官之年。当前,围绕北外滩的话题是下一个五年如何生长?
“北外滩怎么建设、怎么发展,我理解将是‘长个子’‘壮筋骨’的关键时期,同时北外滩作为虹口大家庭的顶梁柱,也将处于能不能发挥引擎作用带动全域发展的重要检验期。”李谦说。
李谦表示,首先,要清晰判断北外滩处于什么样的时代方位;其次,要科学明确北外滩要有怎样的战略定位;最后,就是要系统思考如何实现北外滩引擎作用的实践落位。“从上海全局战略需要看,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已取得重要成效,虹口作为中心城区、北外滩作为上海中央活动区和‘一江一河’重要节点,必须与时俱进,聚焦‘五个中心’功能新提升,打造具有虹口特色的核心竞争力。”李谦说。
李谦表示,从自身发展阶段看,过去五年,北外滩是城市建设施工的加速期;未来五年,北外滩将转向塑造核心功能的转型提升期。这个转型提升既包括速度的提升,也包括经济体量的扩大,更要有新旧动能的转换。“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使命,也会面临不同的困难。面对困难,我们要从制度上进行突破,解决产业升级、城市更新、营商环境上的痛点问题,推动北外滩引领城区未来五年行稳致远,提升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质效。”
在谈到挑战时,虹口区委常委、副区长吴伟平表示:“我们在开发建设过程中,既要把项目开发建设好,又要把这些历史底蕴资源保护好、活化利用好,以此保留我们的历史传承、历史文脉,彰显城市的记忆、气质、文化与灵魂。这是一道大题目,我们一定要小心谨慎地做好。”
吴伟平说,北外滩空间面积相对不大,但区位又很重要,这里开发的项目密度、强度、关联度都很大。开发建设过程中,对空间要求、时序要求、技术要求也非常高,各方面均需协调协同。“举个例子,北外滩区域交通就是比较复杂的问题,需要我们小心谨慎协调处理好。”吴伟平说。
据他透露,未来几年北外滩的投资强度非常之大,区域发展潜力非常巨大。在历史文脉保护方面,对于山寿里片区、提篮桥片区等区域,虹口区正在做方案优化,努力做好片区的保护和开发工作。“我们要坚定不移按照打造上海中央商务区、中央活动区、公共活动区的要求,集中精力建设好上海‘五个中心’的总部集聚区和‘四大功能’的核心承载区,争取让北外滩成为新时代都市发展新标杆和中国式现代化重要展示窗口。”吴伟平说。